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这首诗名为《泛海》,是明代思想家、文学家王守仁所作。通过“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这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面对人生起伏与困难时的豁达态度,将内心的波澜比作天空中的浮云,形象地展现了他超然物外的心境。接下来,“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海上景象,夜晚的宁静与浩瀚的大海相映成趣,月光下的海浪仿佛在天风的引领下自由飞翔,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也体现了其哲学思想中关于内心平静与外界变化和谐共存的理念。
不详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肩舆飞度万峰云,回首沧波月下闻。
海上真为沧水使,山中又遇武夷君。
溪流九曲初谙路,精舍千年始及门。
归去高堂慰垂白,细探更拟在春分。
山行风雪瘦能当,会喜江花照野航。
本与宦途成懒散,颇因诗景受閒忙。
乡心草色春同远,客鬓松梢晚更苍。
料得烟霞终有分,未须连夜梦溪堂。
忆昨东归亭下路,数峰箫管隔秋云。
肩舆欲到妨多事,鼓枻重来会有云。
春夜绝怜灯节近,溪声最好月中闻。
行藏无用君平卜,请看沙边鸥鹭群。
楼台灯火水西东,箫鼓星桥渡碧空。
何处忽谈尘世外,百年惟此月明中。
客途孤寂浑常事,远地相求见古风。
别后新诗如不惜,衡南今亦有飞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