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符二年二月七日按部过邛州火井县三友堂小酌杨公天隐尝令此邑令此邑以山水竹为三友余益以风月为五贤云

七盘一何高,苍翠净寥廓。

夜雨濯杉桧,春风散芝药。

细云散岩色,细径度危笮。

邑改井已泥,空馀汉城郭。

土瘠漫生茶,人稀时走玃。

苔藓囹圄空,尘埃簿书閤。

县圃何萧条,半樱半零落。

偃蹇大夫松,委蛇君子鹤。

试登三友堂,借问何人作。

皆云杨先生,好诗心淡泊。

乘兴山水间,此君共献酢。

琅玕无俗韵,仁智有真乐。

取友信可人,自待宜不薄。

我来宴坐久,寂寥无唯诺。

明月来徘徊,清风自萧索。

因留风与月,相对成清酌。

蟾光照金尊,馀辉射杯酒。

轻飔入朱弦,彷佛奏箫勺。

醺然造忘形,神交通博约。

醉号五贤堂,醒来资一噱。

形式: 古风

翻译

七盘山多么高峻,青翠苍茫空旷无边。
夜晚的雨水洗净了杉木桧树,春风中散布着灵芝草药。
轻云飘散,显露出岩石的颜色,狭窄的小路穿过险峻的栈道。
城镇变迁,古井已淤泥,只剩汉代的城墙遗迹。
土地贫瘠,野茶丛生,人烟稀少,偶尔有野兽出没。
监狱空荡,官府文书堆积,显得冷清。
县里的园林荒凉,樱花半开半落。
老松屹立如大夫,白鹤蜿蜒如君子,都在三友堂上。
试着登上三友堂,询问这是谁的作品。
都说这是杨先生所作,他的诗才淡泊而高雅。
他喜好在山水间游历,与自然共享美酒。
他的诗如琅玕,没有世俗的浮华,充满仁智的真谛。
他交友真诚,对待自己也不失厚道。
我在此静坐已久,只有风月相伴,无人应答。
明月在徘徊,清风独自吹拂。
于是留下风月,对影成三人举杯畅饮。
月光洒满金杯,余晖映照酒液。
微风吹过朱红色的琴弦,仿佛奏出悠扬的曲调。
微醉中忘却形骸,心灵与天地相通,欢笑交谈。
在五贤堂醉倒,醒来后只觉有趣。

注释

七盘:地名,指七盘山。
苍翠:青翠的颜色。
寥廓:空旷辽阔。
濯:洗涤。
琅玕:美玉,比喻诗文。
仁智:仁爱智慧。
宴坐:静坐,闲适地坐着。
寂寥:寂静、冷清。
清酌:清淡的酒。
蟾光:月光。
醺然:微醉的样子。
噱:笑声。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顿起在元符二年春游邛州火井县的经历。他途经三友堂,被当地杨公天隐的雅趣所吸引,这里以山水、竹子和风月为“三友”,诗人又增添了“风月”为“五贤”。诗中通过描绘高峻的七盘山、夜雨洗涤过的杉桧、春风中的芝药,展现了自然景色的清新宁静。诗人感叹昔日的邑治已荒废,只剩遗址,但山川依旧,茶树丛生,环境显得荒凉而寂寥。

在三友堂上,诗人与杨公对饮,欣赏着琅玕般的月光洒在金樽上,清风吹过,仿佛有箫声悠扬。他们沉醉于美景之中,忘却世俗,心灵相通,畅谈诗酒之乐。酒醒后,诗人还回味着这场清雅的聚会,以“五贤堂”的醉号和醒来后的笑谈作为结束,流露出对这种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赞美。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高尚人格和自然之美的追求。

收录诗词(2)

顿起(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广都寓舍贤妇二喻诗

尝闻赵清献,恤孤慰亡友。

至今西蜀人,谈美不容口。

二喻出儒家,清贫一无有。

零丁依老姑,破屋僧堂后。

相对诵诗书,未尝窥户牖。

圭折玉弥方,山寒松更茂。

县宰初闻名,咨嗟为之久。

从容语其配,夫人曾见否。

长者二十三,次亦十八九。

青裾长蔽膝,荆簪短在首。

我欲效清献,言不为人取。

近于吾邑中,选婿得豪右。

夫人相宰意,鱼蔬荐樽酒。

屈致二喻来,呼名老与寿。

女子当有行,诗称远父母。

饥寒日月长,蓬荜风雨漏。

大喻前致词,洒泪湿衣袖。

荷德固已深,缄情亦须剖。

上言亲未葬,心欲土自负。下述妹未笄,??无傅姆。

还家复献书,自叙贫且陋。

铅华世所悦,铜臭非吾偶。

肯效闾闬间,碌碌逐鸡狗。

世无梁伯鸾,应嫌孟光丑。

孔明若再生,承女甘箕帚。

陈义一何高,夫人惊拊手。

至今书稿在,光辉射星斗。

董子慕高风,喜曰真吾妇。

吾亲双白发,吾弟室未授。

眷言姊妹贤,可以相先后。

五两币虽轻,意则千金厚。

辎轩双造门,观者竞奔走。

女子尚能尔,男儿宜自守。

重聘或不来,岂欲终畎亩。

畜德尚未充,高位亦虚受。

寄语事君者,慎勿轻去就。

形式: 古风

四郡甘棠清到底,一枝丹桂庆流芳。

形式: 押[阳]韵

题碧落洞

翠窦连空跂可攀,飞仙时下五云端。

公车不暇频游此,今日才来可谓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念奴娇.庆朱察推

葱葱佳气,人都道、今日垂弧令旦。

怪得欢声如鼎沸,准拟华堂开宴。

三虎容仪,二乔态度,争捧金杯劝。

瑶池王母,何妨引领仙眷。

况有道骨仙风,灵丹秘诀,钟鼎何心恋。

却笑玉阶轩冕客,难脱功名羁绊。

萧散陶篱,徜徉裴野,风月堪为伴。

拳拳祝颂,寿龄期等龟算。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