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和述怀韵

曾闻社酒可治聋,椑榼分来谢阿翁。

才士谩磨龟砚石,贵人多佩虎符铜。

人前出语羞称好,杯后为文错送穷。

连日昏昏如病蜮,不知春到楝花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自和述怀韵》是元末明初诗人谢应芳所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与自我反思。

首联“曾闻社酒可治聋,椑榼分来谢阿翁”,以社酒入题,借以表达对老友的感激之情。社酒,古代民间祭祀时所用之酒,此处暗含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椑榼,一种盛酒器皿,分来给阿翁,既体现了礼节,也流露出诗人对长辈的尊敬。

颔联“才士谩磨龟砚石,贵人多佩虎符铜”,对比了才士与贵人的不同命运。才士虽勤于磨砺,却难以得到应有的认可;而贵人凭借权势,往往能轻易获得成功。这一对比,揭示了社会不公的一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才华被埋没的无奈与感慨。

颈联“人前出语羞称好,杯后为文错送穷”,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在社会中的尴尬处境。在人前,他不敢轻易称赞他人,以免显得谄媚;而在酒后,他可能会写出一些过于直白或失当的文字。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对社会风气的不满。

尾联“连日昏昏如病蜮,不知春到楝花风”,以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病态的蜮虫,整天昏昏沉沉,无法察觉外界的变化。春天已经到来,但诗人却未能感受到,这不仅是对自然季节的忽视,更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隐喻。它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的疏离感,以及对生活状态的不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273)

谢应芳(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

  • 字:子兰
  • 号:龟巢
  • 籍贯:常州武进(今属江苏)
  • 生卒年:1295~1392

相关古诗词

瓜隐为昆山邵济民赋

药壶旧悬红杏林,瓜庐今在清江浔。

南柯太守了无梦,东陵故侯同此心。

灌园自捧汉阴瓮,抱蔓别作黄台吟。

□我坐驰三百里,何由缩地重相寻。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简无锡华景彰

百书不如一见面,此语信然胡未然。

灯花有约半年久,桂子已落中秋前。

东门种瓜抱溪瓮,西斋瀹茗?山泉。

少游乡里乐如此,应笑鸢飞瘴海天。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寄徐伯枢

东胶山人不出村,南州高士之裔孙。

十年曾作蝼蚁梦,四壁祇有莓苔痕。

松牵女萝补茅屋,童引乳泉浇药园。

别来几度屋梁月,颜色宛然清且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荐福寺红梅诗

红梅阁下红梅树,陵谷变时风拔去。

尧峰老禅归故山,觅得孤根栽旧处。

年年春到花时节,一枝五出胭脂雪。

春风笑面岁寒心,光尘混融风韵别。

老禅道服忘妍丑,品题假我扶犁手。

黄州定慧海棠花,可与齐名传不朽。

月香水影象王宫,杂花世界将无同。

几度拈花有人笑,吾将请问瞿昙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