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和二首(其一)

已喜收微雨,还愁合暮云。

潮痕殊未减,屋拆厌频闻。

天地溟濛内,山川早晚分。

吾民方乏食,何以慰耕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时的复杂心情与对民生的深切关怀。首联“已喜收微雨,还愁合暮云”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先以“喜”字表达对雨水的期待,而后以“愁”字转折,担心夜晚来临前云层聚集,暗示雨水可能再次降临,引发新的忧虑。这种情绪的起伏,反映了自然界变化无常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确定性。

颔联“潮痕殊未减,屋拆厌频闻”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忧虑。潮水的痕迹并未减少,这可能预示着洪水或潮湿天气的持续,而“屋拆”则可能是指房屋因雨水侵蚀而受损,频繁的担忧显示出诗人对生活环境的深切关注。这两句通过具体的自然现象,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敏感与同情。

颈联“天地溟濛内,山川早晚分”描绘了一幅天地间雾气弥漫、山川模糊不清的画面,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不安。在这样的自然景象中,山川界限变得模糊,仿佛预示着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挑战。

尾联“吾民方乏食,何以慰耕耘”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核心关切——百姓的生计问题。在自然环境恶劣的情况下,百姓的粮食供应成为大问题,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农民辛勤耕作却难以维持生计的深深忧虑。这一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底层民众生活的深切同情,也反映了宋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民生问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社会关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类命运交织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社会公正与人民福祉的热切期盼。

收录诗词(1432)

郭祥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字:功父
  • 籍贯:自号谢公山
  • 生卒年:1035~1113

相关古诗词

自和二首(其二)

猛风来半夜,骇浪却平郛。

避地忧桥断,登山借杖扶。

马牛真不辨,老稚乱相呼。

安得瞻晴景,苍苔绣户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净惠桥亭为水所漂因劝宽老葺之二首(其一)

怊怅风兼雨,西桥半夜摧。

青龙真变化,白鸟漫惊猜。

荡潏无遗迹,登临不再来。

道师如好事,重为购良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净惠桥亭为水所漂因劝宽老葺之二首(其二)

水涨西桥折,重来路已差。

檐牙翻骇浪,石脚没平沙。

梦想追尘迹,湮沈叹物华。

何人能起废,壮观老禅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送陈辑都曹致仕还乡

赋笔惊场屋,高才叹陆沈。

宦游今日尽,野兴暮年深。

黄菊看看秀,青云处处阴。

君怀能亢爽,吾意亦侵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