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

通灵夜醮达清晨,承露盘晞甲帐春。

王母不来方朔去,更须重见李夫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在通灵之夜举行祭祀直到清晨,仙露承于盘中,如同春天帐内的景象。
王母没有降临,连仙人东方朔也离去,期待再次见到美丽的李夫人。

注释

通灵:指道教中的神秘仪式,通常在夜晚进行。
醮:道教仪式,尤指祭神或祈福。
清晨:天刚亮的时候。
承露:接受天上的露水,被认为是仙药。
盘晞:盘中的露水蒸发。
甲帐:古代贵族或皇室使用的华丽帷帐。
春:形容帷帐内景象如春色般美好。
王母:神话中的西王母,象征长生不老。
方朔:汉代文学家东方朔,此处借指仙人。
去:离开。
李夫人:汉武帝的宠妃,此处可能象征着美好的幻象或理想。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它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和深邃的情感。首句“通灵夜醮达清晨”中的“通灵”指的是神仙或道士,通过“夜醮”即夜间的修炼达到精神上的清醒和透彻,这里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心灵纯净状态的向往。"承露盘晞甲帐春"则是描写了一种仙境般的生活场景,"承露"意味着接受天上的甘露,而"甲帐春"则是一种华美而精致的描述,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然而,在这种超脱和追求中,诗人并不忘记现实世界中的情感联系。接下来的两句“王母不来方朔去,更须重见李夫人”则是诗人对于未能实现的愿望和留恋之情的一种表达。“王母”指的是西王母,是中国神话中掌管仙药、主宰灵山的女神,"方朔"则是一种传说中的仙境。诗人通过“不来”表达了对无法实现的理想世界的遗憾。而最后一句“更须重见李夫人”则是诗人对于现实中亲情或友情的一种留恋之情,李夫人可能是一个诗人心目中的重要人物。

整首诗通过对比超凡与尘世、理想与现实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邃的情感世界。同时,诗中的意象和语言都极富表现力,体现了李商隐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独特的地位和影响。

收录诗词(604)

李商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字:义山
  • 号:玉溪(谿)生
  • 籍贯:优美动
  • 生卒年:约813年-约858年

相关古诗词

汉宫词

青雀西飞竟未回,君王长在集灵台。

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白云夫旧居

平生误识白云夫,再到仙檐忆酒垆。

墙外万株人绝迹,夕阳惟照欲栖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石榴

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

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龙池

龙池赐酒敞云屏,羯鼓声高众乐停。

夜半宴归宫漏永,薛王沉醉寿王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