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胡文恭枢密全集偶成一首

铿鈜正始音,严密萃英耆。

上仁体勋华,四方致雍熙。

文赋鸣升平,声誉艺林驰。

心口烂锦绣,欬唾皆珠玑。

韬涵白圭玷,挥洒清风词。

兴寄扩无穷,标望擅一时。

圣主逢嘉祐,两府皆龙夔。

岂应献纳际,造次差毫釐。

百尔贤佞评,卓绝公是非。

独无许郭术,人实不易窥。

东阿昭明懵,贝锦尤疏纰。

犹子后来杰,元祐参丞疑。

蝉联袭簪橐,孙侄声华飞。

妇韩外曾裔,稚子甥曰弥。

抚编可胜叹,缀缉刻棠梨。

定评杨谢公,遗芳六一碑。

形式: 古风

翻译

钟声洪亮开启盛世,众多英才汇聚一堂。
皇上以仁德表彰功勋,四方和谐繁荣。
文章赞美太平景象,名声在文学界流传。
言辞如锦绣,话语如珍珠,才华出众。
深藏不露,清风词句流淌智慧。
志向宏大,一时之冠,备受赞誉。
圣君逢好运,朝廷栋梁云集。
怎能轻忽献策时机,细微之处见成败。
公正评价群臣贤愚,公道自在人心。
无人能及他们的谋略,难以揣摩其深浅。
东阿昭明不明事理,贝锦织品有瑕疵。
后辈杰出,元祐年间疑云重重。
家族荣耀延续,子孙声名鹊起。
韩姓妇人是外戚,年幼甥儿名曰弥。
翻阅典籍感慨万千,编辑之作如棠梨刻字。
杨谢公的评价定论,美德永载六一碑。

注释

铿鈜:形容钟声洪亮。
英耆:杰出的老年人。
勋华:功勋和华彩。
四方:全国各地。
雍熙:和睦繁荣。
文赋:文章。
烂:灿烂。
韬涵:深藏不露。
白圭玷:洁白如玉的品德有瑕疵。
标望:声望。
嘉祐:吉祥的年份。
龙夔:比喻朝廷重臣。
献纳:进献意见。
卓绝:超群出众。
许郭术:指高明的策略或手段。
妇韩:韩姓女子。
稚子:幼儿。
编:书籍。
六一碑:指杨万里(号六一居士)的碑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籀对胡文恭枢密全集的观感之作。诗中赞扬了胡文恭的才华和品德,称其作品为"正始音",凝聚了众多精英的智慧,体现了上层人物的仁德和功绩,使得四方和谐繁荣。他的文章富有和平盛世的气息,声誉在文学界广受赞誉,言辞如锦绣,构思精妙,如同珍珠般珍贵。

诗中提到胡文恭的品行高洁,虽有瑕疵但不影响其整体的光辉,他的诗歌创作充满深远的寄托,一时之间备受瞩目。在圣明君主的时期,他被委以重任,然而在进献建议时也需谨慎,以免细微的差池影响全局。诗人评价公正,指出胡文恭的才能超越常人,无人能及。

诗的后半部分提及胡氏家族的荣耀,子孙后代承袭了他的才学,名声远扬。诗人感叹于胡文恭著作的丰富,甚至将其比作刻在棠梨木上的宝贵遗产。最后,诗人将胡文恭与杨谢公相提并论,赞美他的遗风将被后世铭记在六一碑上。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胡文恭及其作品的高度评价,展现了诗人对其人品和文学成就的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323)

苏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张孺人九十六岁签判求眉寿堂诗二首(其二)

萧同叔子无令笑,绵上之推乃弃官。

咸羡此堂称圣善,累从治剧劝平反。

晨昏不怠谆谆诲,僮使皆沾泄泄欢。

紫诏又当称大国,安舆五马叠荣观。

形式: 七言律诗

十一月初一夜重读邓秋门遗诗

八卷遗诗有陈迹,廿馀年来尚恻恻。

故人骨冷西樵山,不忆京华久行客。

开篇一序我少作,中有唱和郊与籍。

当时国事已可哀,隐隐诗篇各相惜。

自子之死我深居,读书十载在山泽。

岂知出游壮岁后,懒复治诗困行役。

如今衰迟似枚子,江海贩书较尤适。

吁嗟成就皆莫期,究不若子卧窀穸。

如今羡子绝年少,呕心不让李长吉。

遗诗重读辄三叹,子若生年亦发白。

乃知诗事令人老,不死相看仍落魄。

天寒高斋今夕心,书寄枚子江上宅。

形式: 古风

灵岩寺偃松一首

直哉十寻干,亭亭无附枝。

纡哉独纵肆,蟠据何离奇。

垂髯郁千霜,蛟臂犀兕皮。

揉刚为谦屈,至高而听卑。

攀玩凡几曲,凛冽英雄姿。

杰卓矧尚同,摆落造物为。

进乎绳纆外,诡异有所施。

激耳奏竽瑟,超世腾龙螭。

横秋老气逸,轶材那绁羁。

高可容冠舆,清甚生泠飔。

先容器万乘,爱身恐无辞。

抑抑卫武公,逮下文王妃。

筇竹与酒壶,挂空憩寂时。

客来秋冬际,狗驷车鸡栖。

有僧扪翠拂,擎跽求此诗。

形式: 古风

邵公济求泰定山房十诗(其一)下马桥

泉下颜光禄,二纪瞻马首。

停骖肃松槚,风节应不朽。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