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二更风薄竹,悲吟连夜分。
村西递馀韵,应胜此间闻。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的静谧场景,以竹子在二更时分被微风吹动,发出悲凉的吟唱为主要内容。诗人通过“连夜分”表达了深夜的孤独和情感的延续,似乎这竹声比村庄西边传来的余音更加触动人心。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暗示村西的竹声可能更为深沉动人,引发读者对远方声音的好奇和想象。整体上,这首诗以自然景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展现了宋诗的细腻与意境之美。
不详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庭叶珑珑晓更青,断云吐日照寒厅。
只应未上归田奏,贪诵楞伽四卷经。
笋舆碍石一悠然,正月微风意已便。
桃花向来浑不数,山中时见绝堪怜。
幽人病起山深处,小院鸦鸣日午时。
六尺屏风遮宴坐,一帘细雨独题诗。
西园芳气雨馀新,唤起亭中入定人。
为报使君多酿酒,梅花落尽不关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