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莲

不假淤泥一点栽,五铢衣似藕丝裁。

碧云幢下分明见,白月轮中自在开。

根向旃檀新植得,种疑鹦鹉旧衔来。

当知五十三参外,示现应须有善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管讷的《观音莲》描绘了一种洁净而神秘的景象。首句“不假淤泥一点栽”,强调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象征观音菩萨的清净无暇。次句“五铢衣似藕丝裁”,以轻盈的五铢衣比喻莲花瓣的细薄与精致,如藕丝般细腻。

“碧云幢下分明见,白月轮中自在开”两句,通过碧云和皎洁月光的映衬,进一步渲染了莲花在静谧环境中的盛开,显得超凡脱俗。莲花在佛塔(幢)下清晰可见,在明亮月色中自然绽放,寓意观音菩萨的法力广大。

“根向旃檀新植得,种疑鹦鹉旧衔来”两句,将莲花的根系与神圣的旃檀木联系起来,暗示其来历非凡,可能是由鹦鹉这样的吉祥鸟衔来的,增加了神秘色彩。同时,也表达了对观音菩萨佛法的敬仰。

最后,“当知五十三参外,示现应须有善财”点明观音菩萨的慈悲与智慧,她不仅在人间显现,还在五十三参(佛教故事中的修行境界)之外,引导众生向善,如同善财童子一般,不断追寻佛法真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莲花为载体,赞美了观音菩萨的清净形象和普度众生的慈悲精神,富有禅意和深沉的宗教内涵。

收录诗词(333)

管讷(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双竹

玉立亭亭并出林,不于千亩竞繁阴。

云霄每引凤凰下,风雨或作蛟龙吟。

夷齐同隐高节在,皇英对泣遗恨深。

何当分个渔竿去,独钓渭川烟水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纸被

万杵霜藤练色匀,卷舒一幅净无尘。

梨花夜暖云迷梦,柳絮春寒雪满身。

未怪青绫能见妒,也胜白氎尚欺贫。

五更听彻金门漏,得似山林晏起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木芙蓉

渚宫仙子耐清寒,笑倚西风脸渥丹。

绛节三朝琼作佩,霓裳一曲翠为盘。

夜霜渔屋灯前见,秋水人家画里看。

可惜繁华易惆怅,锦官城上夕阳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月中桂

上界谁将此树栽,广寒高处古香来。

根从天地分时种,花在山河影里开。

白兔守株依贝阙,青鸾衔子下瑶台。

不知斫尽吴刚斧,天上浮云变几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