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里门风俗尚敦庞,年少争为齿德降。
桑梓温恭名教始,天涯何处不家江?
这首诗描绘的是清代社会中邻里之间的淳朴风尚,强调年轻人尊重长辈,以德行和年龄为尊。"里门风俗尚敦庞"一句,反映了当时社区风气的淳厚和礼貌。"年少争为齿德降"则表现出年轻一代谦逊有礼,愿意向年长者学习的态度。
"桑梓温恭名教始"一句,"桑梓"通常指故乡,这里象征着家庭和乡土教育,强调了温文尔雅的品格教育从家庭开始。"天涯何处不家江"则进一步升华主题,指出无论身在何方,人们心中都怀有对家乡和亲情的深深眷恋,如同江水般源远流长。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风俗人情,展现了清代社会的家庭伦理观念和地域文化特色,体现了诗人对于传统美德的赞美和呼唤。
不详
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小别湖山劫外天,生还如證第三禅。
台宗悟后无来去,人道苍茫十四年。
亲朋岁月各萧闲,情话缠绵礼数删。
洗尽东华尘土否?一秋十日九湖山。
高秋那得吴虹生,乘轺西子湖边行。
一丘一壑我前导,重话东华送我情。
家住钱塘四百春,匪将门阀傲江滨。
一州典故闲徵遍,撰杖观涛得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