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丁吉父梅扇

帘捲春寒月过中,琐窗风淡暗香浓。

横枝半飐兰缸影,曾惹佳人绣唾绒。

形式: 七言绝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雅致的冬夜梅花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巧妙融合,展现出一种深邃的意境。

首句“帘捲春寒月过中”,以“春寒”点明季节,暗示了冬末春初的时节特征,而“帘捲”则生动地描绘了窗帘轻轻拉开的动作,仿佛能感受到微风拂面的轻柔。接着,“月过中”则点出时间,夜晚的月亮已经升至中天,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幽远的氛围。

第二句“琐窗风淡暗香浓”,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意境。琐窗,指的是雕饰精美的窗户,这里不仅描绘了窗户的美丽,更通过“风淡”二字,渲染出一种柔和、清新的空气流动感。而“暗香浓”则直接点出了梅花的香气,虽然“暗”字强调了香气的微妙和不易察觉,但“浓”字又突显了香气的浓郁和持久,形成一种对比,使得香气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第三句“横枝半飐兰缸影”,描绘了一枝梅花在灯光下摇曳的情景。这里的“兰缸”指的是点燃的蜡烛或油灯,其光晕映照在梅枝上,使得梅枝在光影中显得更加生动和富有生命力。而“半飐”则形象地表现了梅枝随风轻轻摇摆的姿态,给人一种动态美。

最后一句“曾惹佳人绣唾绒”,则是对前文景象的升华。通过想象,诗人将这幅美丽的梅花图景与古代佳人的绣品联系起来,暗示了梅花之美不仅在于自然界的呈现,更激发了人们内心的情感共鸣和艺术创作的灵感。这里的“佳人”可以是诗人自己,也可以是历史上某个与梅花有着深厚情感联系的女性,通过这一联想,增强了诗歌的意境深度和情感层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夜梅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以及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和情感寄托。

收录诗词(556)

李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仲甫。不乐仕进,居于吴兴三汇之交,年登耄期。效元白歌诗,有《剪绡集》等

  • 字:和父
  • 号:雪林
  • 籍贯:宋平江府吴江

相关古诗词

梦回荆溪闻雨

迢迢残梦太湖西,窗眼未明鸡已啼。

蕙草无香秋被冷,十年情绪雨凄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贻陈体忠

十日不作诗,昏昏如著酒。

西风吹笛声,凄然透窗牖。

暝色起烟浦,庭梧多空枝。

因轸故物念,暗萤死书帷。

濡毫写中情,哀蛩沸穷巷。

藜藿弗满餐,庸儿谓痴蠢。

天高白云远,独偭枭獭群。

蹇步望逸驾,衣巾粘垢氛。

交游日凋疏,芳草积零露。

薄俗徒云云,此意欲谁诉。

形式: 古风

答江无极

男儿懒种南山豆,短褐踆踆走京口。

一枝彩笔度阳春,五年不饮乌程酒。

杳眇长堤断马蹄,吟诗岂为黄金悲。

菖蒲花老枫香谢,头上惊霜添暗丝。

红云无光日将暮,半幅离情捲幽素。

迷魂细雨扑寒空,秦淮鲤鱼撇波去。

形式: 古风

东家

东家买金钿,西家买翠钿。

双鬟耀钗泽,颜色如春妍。

朝开铅粉匣,金翠争光鲜。

妆成倚高楼,谁不生爱怜。

君不见采蘋老人门似水,娇女无钱作梳洗。

学他邻舍为花钿,惟将素面贴苔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