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其三)

无复珍珠慰寂寥。泪丝终日织鲛绡。

心随七十二沽潮。

蓬岛万重难觅路,银河两岸未成桥。

可堪暮暮复朝朝。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深的孤独与哀愁。"无复珍珠慰寂寥",诗人以珍珠的缺失象征心灵的空虚,珍珠曾是珍贵的慰藉,如今却不再有,暗示了内心的孤寂无人理解。"泪丝终日织鲛绡",泪如丝线,编织成鲛人的细软轻纱,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整日沉浸在悲伤中的状态。

"心随七十二沽潮",诗人的心绪如同海边的潮水,起伏不定,反映出情绪的波动和生活的无常。"蓬岛万重难觅路",蓬莱仙岛隐喻理想或幸福的彼岸,重重阻碍难以寻觅,寓言了追求目标的艰难困苦。"银河两岸未成桥",银河象征着现实与理想的鸿沟,桥未建起,意味着无法跨越,表达了对理想实现的遥不可及。

最后两句"可堪暮暮复朝朝",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这种日复一日、无尽循环的单调生活的无奈和厌倦,流露出深深的哀叹。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情感深沉、意境凄美的抒怀之作,展现了作者在清末近现代初的个人感慨。

收录诗词(722)

樊增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浣溪沙(其四)

山上蘼芜叶复齐。新缣故素总迷离。

忍教沟水竟东西。

乌鲗写书真自误,冤禽衔石有谁知。

一腔红豆孕相思。

形式:

浣溪沙(其五)

碧海青天未有涯。游龙隰楚叹无家。

玉颜知减几分霞。

楼上女嗔楼上凤,镜中人似镜中花。

蘋花欲采肯由他。

形式:

浣溪沙(其六)

客有黄衫仆未能。紫钗重觌亦何心。

夜凉长对短檠灯。

鹃血啼成红踯躅,蕉心幻出绿摩登。

拟将仙扇乞坤灵。

形式:

八六子.梦兰校书过访萧斋,感而有述

玉亭亭。步虚吹下,风前翠袖寒生。

自深柳书堂见后,浣花香径重来,绿窗梦惊。

十三楼上娉婷。旧曲已非金缕,秋娘犹是多情。

算别来经过,几重桑海,宝钗书断,小桃门掩。

如今楚润,年华渐晚,吴城泪眼才晴。共消凝。

茶声竹声佩声。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