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逢村叟询馀家事凄然有作(其二)

雀罗原见惯,葛帔亦人情。

白发何村叟,能呼小子名。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寻常而又感人的乡村画面。"雀罗原见惯",诗人以麻雀之巢比喻自家门庭冷落,暗示了诗人或其家族的落寞境遇,常有雀鸟在其门前做窝,成为常见之景。"葛帔亦人情",则表达了对朴素生活的理解和接纳,葛布制成的披肩虽简朴,却也是人们日常所用,体现了人情的真挚。

"白发何村叟",诗人遇见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这形象让人联想到岁月的沧桑和人生的衰老。"能呼小子名",老人竟然还记得诗人的名字,这一细节流露出老人对故人的深厚感情和对过去的记忆,也透露出诗人对这位老者的亲切与感激之情。

整体来看,翁同龢通过这首诗展现了他对乡村生活的观察和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时光流逝和亲情友情的感慨。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

收录诗词(110)

翁同和(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许伯缄丈重游泮宫画册(其一)

二许才名动都下,不应憔悴郑台州。

硕宽堂集分明在,应向孙吴放一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题许伯缄丈重游泮宫画册(其二)

白须红带路人扶,鹤骨家家有画图。

我作柳州先友记,江湖佚老近来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题许伯缄丈重游泮宫画册(其三)

恻恻西风上客裳,掩蓬重炷影前香。

黉宫子弟垂垂老,早被人呼白发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和伯寅旒子韵

玉几惊承被冕旒,千艰万阨一时休。

微躯甘做兰亭殉,清血徒凭杜宇流。

馈奠已更犹似梦,上书无术感言愁。

麻鞋风雪桥山路,早有神光烛帝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