罱泥行

朝罱泥,暮罱泥,河水绕田河岸低。

吴中有田多卤舄,河水高于田数尺。

雨淋浪拍岸善崩,岁岁罱泥增岸塍。

载泥船小水易入,船头踏人船尾立。

吴儿使竹胜使篙,竹筐漉泥如浊醪。

水流泥滑似沃焦,岸上浮土何时高。

此身便作淘河鸟,河水终多河泥少。

君不闻越上之田高于城,连车引水千尺坑。

车声轧轧夜达明,田间浊水无时盈。

吴田苦涝越苦旱,越水常悭吴水满。

嗟乎世间至平惟水犹不平,请君不用观世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童冀的《罱泥行》描绘了江南农村中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诗中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农民们早出晚归,用竹筐漉泥以加固田岸的艰辛生活。"朝罱泥,暮罱泥"体现了农人的勤劳,"河水绕田河岸低"则展示了地理环境的特点。诗人以"吴中有田多卤舄"暗示土地盐碱化问题,"河水高于田数尺"进一步强调了农田与水源之间的矛盾。

"雨淋浪拍岸善崩"写出了河水冲击堤岸的危险,"岁岁罱泥增岸塍"则反映了农民们年复一年的抗洪努力。"载泥船小水易入"形象地描绘了船只在运送泥土过程中面临的困难,"船头踏人船尾立"则刻画了劳动者的辛苦姿态。

诗人以"吴儿使竹胜使篙"赞美当地人民的智慧,用竹筐代替篙竿漉泥。"水流泥滑似沃焦"形容泥浆的粘稠,"岸上浮土何时高"表达了对改善土壤条件的期盼。最后,诗人以"淘河鸟"自比,感叹即使付出巨大努力,也难以改变河水多而泥少的现状,借以揭示社会不公。

全诗寓言深刻,语言质朴,通过对罱泥劳作的描绘,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和自然环境的挑战,以及人们对公平与公正的渴望。

收录诗词(383)

童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衍公约看杏花诗韵

客乡不识花时节,官舍萧条如巷陌。

闭门犹恐迎朔风,况复看花事行乐。

前年又得殷师疾,往往空中闻打麦。

回思少年真一梦,幸免泥涂陷双脚。

非无万里封侯志,胆落绳桥悬度索。

亦欲州县谋斗升,束带晨趋谒方伯。

坐是蹉跎四十年,不知两鬓如霜白。

东邻有子早宦游,骏马雕鞍日驰跃。

西邻有客亦从军,十载归来门列戟。

书生半世成何事,出门却笑天地窄。

南北驱驰今几年,犹喜青衫尚如昨。

去冬十月上燕蓟,朔风入怀衣缝拆。

敝裘百日走黄沙,纵有清泉谁浣濯。

平生故人幸相值,一一襟怀皆磊落。

四海谁非兄弟亲,百年同是乾坤客。

兴来载酒数相过,如此客怀良不恶。

昨宵忽作乡山梦,便欲飞书谢娄约。

来春玉版行可参,拟约参寥同大嚼。

形式: 古风

再次衍公约看杏花韵

我生独后邵康节,白首黄尘走阡陌。

兴来犹作山水游,不减当年谢康乐。

归来读书茅屋底,不悟庭中雨漂麦。

往年为客上湘水,万里不异僧行脚。

东还苕霅又十年,日夜思归叹萧索。

移舟五湖吊范蠡,酾酒三高祠太伯。

岂无苍弁晴岚翠,亦有洞庭秋月白。

不问乌飞与兔走,自乐鸢飞共鱼跃。

去年买舟上吕梁,横波利石森戈戟。

狂吟不信风涛险,浩饮祗恐沧溟窄。

眼中往往逢故人,谩说人民已非昨。

去年二月到燕城,官河水动冰初拆。

解装孤馆深闭门,尘缨未暇沧浪濯。

城西招提双杏树,闻道花开亦将落。

汤休妙语数见招,怜我同是江南客。

嗟予卧病已旬浃,出门不耐东风恶。

西家蹇驴许相借,明日无风便如约。

政使飘零满地香,共拾残英带冰嚼。

形式: 古风

题吴仲圭平远图

苍山遥遥几千里,绿树参差碧烟起。

双帆忽从江上归,影落斜阳湿秋水。

林阴苍莽鸟不飞,石径蹭蹬行人稀。

松根似可縳茆屋,沙尾亦足容渔矶。

我曾西游倚江阁,极目长空入寥廓。

好山不肯过江来,恨不乘风跨黄鹤。

吴君画手当代无,落笔何年成此图。

安能著我岩壑底,相觅老樵寻钓徒。

形式: 古风

次竹林先生中秋玩月作三首(其一)

昔年为作蟾宫客,曾向宫中看月轮。

万丈光县金粟树,三更影落绛河津。

生憎老兔深为窟,却笑仙娥不嫁人。

回首归来旧尘世,满天风露一吟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