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居

宿发未暇梳,林居且辰诣。

鲜晖散清滴,湿湿满衣袂。

仄行盖前碍,倾视因远翳。

野意浩盈怀,曾忘傲公退。

形式: 古风

翻译

清晨出发没来得及梳理头发,暂居山林中已接近辰时。
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清辉,湿润的气息沾湿了衣襟。
走在崎岖小路上,前方障碍不时遮挡视线,只能低头远望。
野外的景色让人心旷神怡,完全忘了公务退去的疲惫。

注释

宿发:清晨未梳理的头发。
暇:空闲。
辰诣:接近辰时(古代时辰之一)。
鲜晖:明亮的光辉。
清滴:清新的露珠。
湿湿:湿润的。
仄行:沿着崎岖小路行走。
盖前碍:前方有阻碍。
倾视:低头看。
野意:野外的意境。
浩盈怀:充满胸怀。
曾忘:几乎忘记。
傲公退:公务退去的悠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清晨起床后梳洗的景象,以及他随后前往朋友家中作客的情形。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融合,展现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宿发未暇梳,林居且辰诣" 表明早晨梳洗尚未完毕,就急忙赶赴林中的家中。这里的“宿发”指的是清晨起床后的头发,“林居”则是隐士的住宅,“辰诣”意味着按时去拜访。

"鲜晖散清滴,湿湿满衣袂" 描述了早晨露珠未干,阳光透过树叶洒落,带来了一种清新而湿润的感觉。诗人穿着湿漉的衣物,却没有表现出不快,而是欣赏这种自然之美。

"仄行盖前碍,倾视因远翳" 中,“仄行”表达了走路的轻柔和缓慢,“盖前碍”可能指的是在林间小道上被树木或灌木所遮挡的视线。诗人“倾视”着远处,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的情感。

"野意浩盈怀,曾忘傲公退"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隐逸生活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世俗功名的超然。"野意浩盈怀"意味着胸中充满了大自然赋予的情趣,而“曾忘傲公退”则是说过往的荣华与富贵,如今已被淡忘,诗人更乐于选择隐逸生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宋代文人的高洁情操和对自然美景的情感寄托。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武溪深

峤南之武溪,其深不能测。

潭潭滀瘴疠,水色重如墨。

昏然潦雾作,上下毒气塞。

仰视高飞鸢,跕跕堕两翼。

交州恶女子,制驭费衔勒。

伊余缪兵寄,得总浪泊役。

常甘马革死,持此期报国。

卧念少游言,从之何可得。

形式: 古风

狗溪迎湫祈雨辄应

夏雨渴久矣,秋苗忧槁然。

至诚通祝版,灵贶逐香烟。

桐祓应无讼,囷仓定有年。

曹公三大堰,一夜满民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苦热行

黄人顿驾留天中,金鸦吐火烧碧空。

炎光染云耸岌岌,旱气烁土飞蓬蓬。

龙摇乾胡不作雨,虎裂渴吻无生风。

安得有术擘海水,入底一扣鲛人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苦寒行

上太行兮高盘盘,日将暮兮岁已阑。

入谷口兮出林端,风惨惨兮吹骨寒。

冰霜结兮玉巑岏,光上照兮天色乾。

纷横委兮草树残,黯慄烈兮烟云?。

仆足皲兮马蹄抏,望所舍兮摧心肝。

囊立空兮衣且单,嗟道途兮胡艰难。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