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玉楼春(其一)

人意共怜花月满。花好月圆人又散。

欢情去逐远云空,往事过如幽梦断。

草树争春红影乱。一唱鸡声千万怨。

任教迟日更添长,能得几时抬眼看。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人欢聚散、时光易逝的场景。开篇“人意共怜花月满”表达了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共同喜爱,尤其是在春夜花香月明的时候,这种美好的氛围让人难以忘怀。但紧接着“花好月圆人又散”则是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尽管自然界中的花开月圆给予人们无限的美感,但终究逃不过人事的变迁和离别。

“欢情去逐远云空,往事过如幽梦断。”这里的“欢情”指的是那份聚会时的情谊与快乐,而“往事”则是过去发生的事情,这两者都像随风逝去的云朵一样无常。诗人通过这种比喻,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无法挽留的哀愁。

接着“草树争春红影乱,一唱鸡声千万怨。”这里描绘的是春天景象,其中“草树争春”指的是各种植物竞相开放,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色,而“红影乱”则是这些花朵在阳光下投下的斑驳影子。随后“一唱鸡声千万怨”则是一个转折点,鸡鸣声中似乎蕴含着无数的不满和哀愁,这里可能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的某种不满或是生活中的某些压力。

最后,“任教迟日更添长,能得几时抬眼看。”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以及希望能够珍惜时间的愿望。诗中“迟日”意味着日子在慢慢地过去,而“更添长”则是指时间在不断累积,带来的不仅是长度的增加,还有岁月的沉重感。末尾的“能得几时抬眼看”则是在询问何时能够真正把握住宝贵的现在,去观察和思考周围的一切。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人事变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易逝、人生无常以及对时间珍惜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91)

张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 字:子野
  • 籍贯: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
  • 生卒年:990-1078

相关古诗词

木兰花/玉楼春(其七)席上赠同邵二生

轻牙低掌随声听。合调破空云自凝。

姝娘翠黛有人描,琼女分鬟待谁并。

弄妆俱学闲心性。固向鸾台同照影。

双头莲子一时花,天碧秋池水如镜。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木兰花/玉楼春(其五)

去年春入芳菲国。青蕊如梅终忍摘。

阑边徒欲说相思,绿蜡密缄朱粉饰。

归来故苑重寻觅。花满旧枝心更惜。

鸳鸯从小自相双,若不多情头不白。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木兰花/玉楼春(其二)和孙公素别安陆

相离徒有相逢梦。门外马蹄尘已动。

怨歌留待醉时听,远目不堪空际送。

今宵风月知谁共。声咽琵琶槽上凤。

人生无物比多情,江水不深山不重。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木兰花/玉楼春(其二)

西湖杨柳风流绝。满缕青春看赠别。

墙头簌簌暗飞花,山外阴阴初落月。

秦姬秾丽云梳发。持酒唱歌留晚发。

骊驹应解恼人情,欲出重城嘶不歇。

形式: 词牌: 玉楼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