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黄东浦早秋韵

门径半交莎,幽居事若何。

地偏人到少,云淡自怡多。

林杪危凉叶,池容减翠荷。

翻思种阳艳,终竟不如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深秋时节的幽居生活,通过细腻的自然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感慨。

首联“门径半交莎,幽居事若何”,开门见山,以“门径半交莎”描绘出隐居之地的自然环境,莎草覆盖的小径,暗示了远离尘嚣的静谧氛围。“幽居事若何”则以问句形式,引出对隐居生活的思考,为全诗定下了一种探索与反思的基调。

颔联“地偏人到少,云淡自怡多”,进一步深化了隐居环境的特征。地偏人稀,云淡风轻,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心旷神怡的意境。这里的“云淡自怡多”,不仅指自然景色的宜人,也暗含着诗人内心对这种简单、纯净生活的满足与享受。

颈联“林杪危凉叶,池容减翠荷”,将视线转向自然界的细微变化。高树梢上,秋风吹落的凉叶,给人一种季节更迭的感知;池塘中,翠绿的荷花减少,暗示着秋天的来临。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巧妙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转换,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感受。

尾联“翻思种阳艳,终竟不如禾”,则是诗人情感的转折点。他回想起夏日里盛开的花朵(“种阳艳”),虽然美丽夺目,但最终不如稻谷(“禾”)那样能结出果实,为人类提供粮食。这里,诗人借自然现象的对比,表达了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即真正的价值在于能够为社会、为他人做出贡献,而非仅仅追求表面的繁华与短暂的美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收录诗词(387)

释元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郑司业直院右史

由来行所学,最是得时难。

春草书带绿,东风御柳寒。

金炉烟喷晓,玉署漏声残。

献纳丝纶样,流传盛代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次韵赵竹所书诗卷后

江湖三十载,每听说君诗。

古寺过逢处,寒城欲莫时。

自看霜落后,唯倚竹相知。

吟垒惭无律,虚劳为出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周伯弜诗送僧至吴

周友别多时,湖山翠染衣。

宦情如纸薄,诗句逐云飞。

一片孤鸿影,三高钓雪矶。

只消传此意,知我似君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书薛野鹤水竹稿

野性昂如鹤,期君寿合坚。

虽然传去世,必定得为仙。

华表千年后,崖铭几字全。

诗名长不泯,集是石龟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