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吾子廉吏孙,读书昧生理。
三十未成名,徒然还乡里。
外侮旋复来,内忧方未已。
忽然远行役,披衣中夜起。
明星光在天,河流正弥弥。
行云有返期,游子靡所止。
揽涕下高堂,长途从此始。
这首清代柴静仪的诗《子用济有远行诗以贻之(其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孙的深深关切和对时局动荡的忧虑。诗中描绘了孙作为廉洁官员,虽然勤奋读书却未能早得功名,只能返回故乡,面临内外忧患。深夜接到远行命令,诗人借星光河流之景,寓言行云有归期而游子无定,表达了对友人离家远行的不舍与担忧。最后,诗人的眼泪洒落在高堂,象征着旅程的艰辛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整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刻,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不详
玉台妆罢无人见,伤心空自悲团扇。
秋草偏生长信宫,春风只在昭阳殿。
殿里君王酒半醺,娇歌雅舞争纷纷。
三千锦帐飘香麝,十二长裙散彩云。
众中别有人如玉,新妆艳艳娇红烛。
不许寒乌带月啼,恐惊春燕衔花宿。
谁怜长夜梦难成,忽度流莺似有情。
片月高高挂天汉,千秋应照妾心明。
君不见侯家夜夜朱筵开,残杯冷炙谁怜才。
长安三上不得意,蓬头黧面仍归来。
呜呼世情日千变,驾车食肉人争羡。
读书弹琴聊自娱,古来哲士能贫贱。
野人似我真如鹿,六月披裘受清福。
兴来枕石学云眠,瑶草琪花相伴宿。
飞蝶时时上我身,但见香云不见人。
早知世外容疏懒,悔往尘寰四十春。
残月依依傍檐坠,沙弥雅识山人意。
林端唤起濂溪云,石貌泉声愈清媚。
海门日上天镜开,罡风吹至凌虚台。
莲花庵前白鹿卧,芙蓉万朵姗姗来。
云来我与僧相失,心知我向西峰立。
云行山住我依然,回头但见僧衣湿。
人间见云不见天,山头弄云如白绵。
有心携得云归去,把与山事作被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