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宁道中(其一)

荒城才斗大,比屋似星疏。

夜市多蒲席,山猺半穴居。

民贫惟种豆,地瘠不宜蔬。

客况殊无味,悠悠念故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新宁道中的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边远地区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状态。

首联“荒城才斗大,比屋似星疏”,开篇即以夸张的手法描绘出荒凉的景象。一个“斗大”的荒城,与散布其间的房屋稀疏得如同天上的星星一般,形象地展示了边远地区人口的稀少和环境的荒凉。

颔联“夜市多蒲席,山猺半穴居”,进一步揭示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夜晚的集市上,多的是蒲席,暗示了简陋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的朴素。而“山猺半穴居”则描绘了部分少数民族选择在山洞中居住,反映了他们适应自然环境的独特生活方式。

颈联“民贫惟种豆,地瘠不宜蔬”,点出了当地经济状况和土地条件。百姓生活贫困,只能种植豆类作物,而贫瘠的土地并不适合种植蔬菜,这不仅反映了经济的落后,也暗示了自然环境的限制。

尾联“客况殊无味,悠悠念故庐”,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身处异乡,面对艰苦的生活环境,心中不禁涌起对故乡的深深怀念。这一句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边远地区独特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状态,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1344)

李之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新宁道中(其二)

孤馆不遑寐,迢迢刻漏长。

留灯共客话,催仆检行装。

城角犹残月,河堤半晓霜。

归心正悽恻,欲济又无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新宁道中(其三)

行行踰峻坂,望望是那西。

古道无人迹,荒原尽兽蹄。

瓦窑依壑稳,茆屋傍林低。

一阵冲寒过,长风送鸟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新宁道中(其四)

独行三十里,草树密冥濛。

买食投荒店,迷途问小童。

天遥山点翠,霜重叶垂红。

怪石蹲崖立,疑穿虎豹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新宁道中(其五)

翻疑川路尽,回合见江滨。

吹角牛归垄,鸣铎渡唤人。

山光晴冉冉,潭照碧粼粼。

且复随流去,征途休问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