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中秋夜不见月》由宋代女诗人朱淑真所作,以中秋佳节之夜,月亮未现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月亮被云雾遮蔽的不满与期待之情。
首句“不许蟾蜍此夜明”,以“蟾蜍”代指月亮,形象地描绘了中秋之夜本应明亮的月光却被某种力量阻止的情景,流露出一种遗憾和不解的情绪。“不许”二字,语气坚决,暗示了某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在作用。
次句“始知天意是无情”,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自己的疑惑与感慨。在经历了期待与失望之后,她开始反思,认为即使是自然界的规律——即所谓的“天意”——也可能显得冷漠无情,不理会人间的情感与期待。
后两句“何当拔去闲云雾,放出光辉万里清”,则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渴望与希望。她想象着如果能够清除掉遮挡月亮的云雾,那么月亮的光辉将能照亮整个世界,带来一片清明。这里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科学理解,也寄托了诗人对于消除世间纷扰、追求心灵纯净的美好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中秋之夜月亮未现的自然现象,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与哲学思考,展现了其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