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八首(其七)

瀛州好,笔砚久抛荒。

不见霜毫鸲眼璨,惟调翠沈蟹行长。绕指有柔钢。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女作家吕碧城的《望江南·其七》,以瀛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怀念和对传统技艺的赞赏。"瀛州好,笔砚久抛荒"开篇,诗人感叹瀛洲(可能象征着理想或隐逸之地)的美好,但现实中却疏于书法练习,笔墨已久未动。"不见霜毫鸲眼璀璨"一句,通过描绘精致的毛笔(霜毫)和其上的眼睛状装饰(鸲眼)不再闪耀,暗示了时光流转,技艺的冷落。"惟调翠沈蟹行长"则形象地写出只有调色的翠绿墨水在纸上流淌,没有了书写灵动的笔触。最后"绕指有柔钢",以钢的坚韧比喻笔毫,虽久未使用,但仍保留着书法的力度与韧性。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情于物,通过对笔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中精细技艺的深深眷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收录诗词(157)

吕碧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望江南八首(其八)

瀛州好,小谪住楼台。

身似落花常近水,月临繁电不生辉。顽艳有馀哀。

形式:

喜迁莺令

燕衔泥,泥涣雪,南陌早关情。

寻芳宜唱踏莎行,莫问雨和晴。

枝绽花,花褪萼,几日便分今昨。

今年灯市已前尘,何况去年人。

形式:

卜算子

闲趁艳阳天,悄访栖真处。

一水盈盈不见舟,只许仙禽渡。

门巷落花深,岭嶂春阴聚。

红是缃桃白是云,遮断来时路。

形式:

月下笛

吟管搴芳,仙裳蘸渌,俊游还再。

几曾孤负,鸥鹭湖边相待。

遍人间、笙歌正酣,冷香杜芷闲自采。

谢题襟旧侣,玉珰缄札,赋情犹在。

桑田变否,试问讯麻姑,朱颜暗改。

渭流脂腻,愁渡西戎红海。

劝灵源、春痕秘留,碧桃且莫漂片蕊。

渺心期,又见三山,半落青昊外。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