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四首(其三)

双桨横塘打。记当年、金钗问字,绛纱帷下。

鹤市春深桃李放,亲见一门风雅。

斗室里、围香不灺。

娓娓清谈霏玉屑,仅丛残、史事从头话。

听未倦,忍轻舍。离怀无奈归帆挂。

最关心,一声珍重,擢头行也。

投赠诗篇珍似璧,十幅衍波长把。

有颗颗、珠光照夜。

入梦故人明我忆,屋梁闲、落月秋如画。

情一往,易牵惹。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鉴赏

这首清代词人吴藻的《金缕曲·其三》描绘了一幅温馨而深情的画面。开篇“双桨横塘打”,以水乡景色起兴,唤起对往昔的回忆。"金钗问字,绛纱帷下",暗示了主人公与佳人的亲密互动,学习知识的场景充满了文化气息和闺秀风范。

接着,“鹤市春深桃李放”描绘了春天的生机盎然,象征着家庭的和睦与才情的绽放。“斗室里、围香不灺”,写在狭小的空间里,他们围炉夜话,书香满室,气氛温馨。接下来的“娓娓清谈霏玉屑,仅丛残、史事从头话”,进一步刻画了他们深入交谈,分享历史故事的情景,情感真挚。

“听未倦,忍轻舍”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不舍,以及离别时的难舍之情。“离怀无奈归帆挂”直接点出离别,词人的心被离别的愁绪牵动,但又不得不启程。“最关心,一声珍重,擢头行也”描绘了分别时的依依惜别,珍重的话语犹在耳边。

“投赠诗篇珍似璧,十幅衍波长把”赞美了对方的才情,赠诗如同珍贵的璧玉,词人珍视这些情感寄托。“有颗颗、珠光照夜”运用比喻,形容诗篇中的情感犹如明珠照亮夜晚,寓意深远。“入梦故人明我忆”表达词人对故人的深深思念,即使在梦中也能感受到对方的存在。

最后,“屋梁闲、落月秋如画”以宁静的秋夜和屋梁上挂着的落月,营造出一种凄美的画面,寓言了词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情一往,易牵惹”直抒胸臆,表达了词人对这段感情的执着和难以割舍。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词人与爱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离别后的思念之情,具有浓郁的情感色彩和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295)

吴藻(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女,清代著名女曲作家、词人,自号玉岑子,祖籍安徽黟县。幼而好学,长则肆力于词,又精绘事,自绘饮酒读骚图,又题饮酒读骚图曲。著有《花帘词》一卷、《香南雪北词》一卷、《饮酒读骚图曲》(又名《乔影》)、《花帘书屋诗》等

  • 字:苹香
  • 籍贯:浙江仁和(今杭州)
  • 生卒年:1799~1862

相关古诗词

金缕曲四首(其四)

最喜窥全豹。快传来、瑶篇雕就,香梨绣枣。

夫子文章惊海内,家学源流浩渺。

岂宋宪、班昭同调。

只觉天风环佩响,杂仙心,诗意超云表。

脂粉习,一齐扫。扶轮大雅开声教。

费工夫、玉台新选,品题都到。

家国沧桑花月感,一例闲凭闲吊。

诗笔与、史才俱妙。

盥罢蔷薇窗下读,瓣香拈、敬为南丰祷。

名媛集,似君少。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水调歌头

恨不十年读,空剩百城开。

男儿意气如是,动足即天涯。

浪说签排甲乙,安得经陈庚子,莹雪冷荒斋。

但识断囗处,千古筑书台。或登临,或啸咏,亦佳哉。

蠹鱼食字,常笑未必尽仙才。

且撰等身著述,更带随身图史,莫为此身哀。

太白匡山下,头白可归来。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浣溪沙

一卷离骚一卷经。十年心事十年灯。

芭蕉叶上几秋声。

欲哭不成还强笑,讳愁无奈学忘情。

误人犹是说聪明。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念奴娇

众香国里,护慈云、一朵灵根长结。

微笑拈花参佛音,不著满身黄雪。

至性关人,弱龄尽孝,名与曹娥列。

割肌谁见,罗襟记涴馀血。

最羡捧檄承欢,循陔善养,采采兰羞洁。

封鲊寄书贤母教,能励仲先清节。

锦诰衔来,板舆奉去,此地曾经别。

春晖逝矣,桂庭愁对秋月。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