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竹里池清云屋深,万机冥合道人心。
有门不是无人到,自是灵踪不可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禅院景象。"竹里池清云屋深",通过竹林、清澈的池水和深远的云屋,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氛围。"万机冥合道人心",暗示了月上人(僧侣)内心的平静与对大道的领悟,他的心境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有门不是无人到",看似寻常的禅院门户,实则寓言修行之门并非紧闭,只是寻常人难以触及,暗示着佛法的深奥与寻求者的稀少。"自是灵踪不可寻",进一步强调了修行之路的隐秘与不易察觉,只有真正有悟性的人才能寻觅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写心,表达了对禅修生活的敬仰与理解,同时也传达出禅宗追求内心清净与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不详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索索青鞋蹈晓霜,逢人屈指问诸方。
有无探讨归来日,粪火堆边话短长。
师道严明善应酬,石桥过了问龙湫。
一花一草人皆见,是子知机独点头。
芳心尘外洁,道韵雪中香。
自是神仙骨,何劳更洗妆。
漪漪远水漾明边,沙鹭风晴刷羽翰。
借使辋川收拾得,江湖莫作画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