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南公所作的《寄江州沈尊师》。诗中以“洞天一别七春风”开篇,描绘了与友人分别后,心中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怀念。接着,“长梦桃花烂漫红”一句,运用梦境中的桃花盛开景象,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不得云雷相借助,且因文学守贫穷。”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虽有才华却难以得到施展的机会,只能在文学创作中寻求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同时也暗示了他可能面临的经济困境。
“曾寻物外无穷意,已觉人间万事空。”诗人曾经在超脱世俗的追求中寻找无尽的意义,但最终意识到,即便是世间万物也终归虚幻,没有永恒的价值。
“便作野夫才是分,祇嗟凡骨误仙翁。”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认为如果自己能成为普通人,或许就能避免错失成仙的机会,流露出对命运安排的无奈与叹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我命运的反思与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