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七十六首(其五十八)

南无观上音菩萨,补陀岩上红莲舌。

不知成佛是何时,打刀须是并州铁。

形式: 偈颂 押[屑]韵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语汇,巧妙地融合了佛教与世俗的意象,展现出一种超脱而又深邃的哲思。

“南无观上音菩萨,补陀岩上红莲舌。” 开篇即以佛教中的观世音菩萨为引子,将读者带入一个神圣而神秘的境界。观世音菩萨,以其慈悲为怀、智慧无边著称,此处以“观上音”点明其超凡脱俗的听闻能力,仿佛能听到宇宙间最微妙的声音。补陀岩,即普陀山的岩石,象征着修行者的静心之地。红莲舌,则暗喻着菩萨言语的纯净与智慧,如同莲花般出淤泥而不染。这两句诗通过视觉与听觉的结合,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暗示着精神世界的纯净与美好。

“不知成佛是何时,打刀须是并州铁。” 后两句则转向世俗,以“成佛”这一佛教终极目标为话题,提出了一种对时间的超越性思考。成佛的过程似乎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未知,它不拘泥于任何特定的时间点,而是强调内心的修炼与觉悟。同时,“打刀须是并州铁”这一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修行之路的艰难与坚定。并州铁,古代著名的钢铁产地,其制成的刀具锋利无比,象征着在追求精神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坚韧不拔的决心和毅力。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既展现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也提醒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面对挑战时应保持坚定与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禅宗的智慧为底蕴,通过佛教与世俗的交融,探讨了精神追求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追求理想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坚持。它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哲学思考,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和谐统一的追求。

收录诗词(53)

释士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七十六首(其六十一)

二乘菩萨何言尽,诸佛凡夫早晚休。

世事但将公道断,人心难似水长流。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颂古七十六首(其六十四)

燕尾大虫难傍近,近前便是伤人命。

除非目解据虎头,自然头正尾亦正。

形式: 偈颂 押[敬]韵

颂古七十六首(其六十五)

只要拔楔抽钉,为人解粘去缚。

如何洞山老人,先自螣蛇绕脚。

形式: 偈颂 押[药]韵

颂古七十六首(其六十八)

拈起竹篦子,□□便到家。

秘魔若不会,随后却擎叉。

形式: 偈颂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