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师厚挽词三首(其一)

妙年辞笔已惊人,不谓明时阻致君。

白首郎中归白水,青衿弟子到青云。

渊明雅有归田兴,贾傅空留吊屈文。

千载定应无孔孟,一言谁为诔孤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纯仁对友人师厚的挽词之一,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与对其才华的赞誉。

首联“妙年辞笔已惊人,不谓明时阻致君”,开篇即赞美师厚年轻时便以卓越的文笔震惊世人,却未曾料到在大好时代里,未能实现辅佐君主的宏愿。这里既是对师厚才华的高度肯定,也暗含了对未能施展抱负的遗憾。

颔联“白首郎中归白水,青衿弟子到青云”,通过对比,进一步展现师厚的人生轨迹。白首郎中归隐于白水,象征着师厚晚年选择归隐,而青衿弟子则指他的学生们飞黄腾达,暗示师厚虽未能亲自达到高位,但他的教育成果得以传承,影响深远。

颈联“渊明雅有归田兴,贾傅空留吊屈文”,将师厚与两位历史上的名士——陶渊明和贾谊相比较。陶渊明以田园生活著称,而贾谊则以忧国忧民、撰写《吊屈原赋》闻名。此联意在表达师厚虽未如陶渊明般归隐田园,却也有淡泊名利之心;同时,也暗含了对师厚未能像贾谊那样留下传世之作的惋惜。

尾联“千载定应无孔孟,一言谁为诔孤坟”则是对师厚一生的总结与感慨。孔孟代表儒家思想的最高成就,此处暗喻师厚虽非圣贤,但其思想与贡献同样值得后世铭记。最后一句“一言谁为诔孤坟”则表达了对师厚逝世后,如何评价与纪念他这一问题的深思,强调了师厚的价值与影响超越了个人的生死,值得后人永远怀念与追忆。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深情地回顾了师厚的一生,既赞美了他的才华与贡献,也表达了对未能实现理想抱负的遗憾,以及对师厚精神价值的永恒肯定。

收录诗词(394)

范纯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谢师厚挽词三首(其二)

天地钟奇秀,公应为世生。

何悭一老遗,遽夺万人英。

千古长赍恨,重泉不掩名。

缪当幽穸志,深愧色丝铭。

形式: 五言律诗

谢师厚挽词三首(其三)

侍行游邓学,才喜识荆州。

一顾蒙青眼,相知到白头。

坤维同谪后,星纪等閒周。

不意终天别,交颐涕不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王安之朝议挽词三首(其一)

行己无瑕玷,终身乐太平。

人间五福备,宦亚九卿荣。

冠盖传风范,乡关忆老成。

幽窀穷厚地,不掩是清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王安之朝议挽词三首(其二)

族望高全蜀,交游华众贤。

退身将一纪,遗德满二川。

雅道何人继,家声有子传。

为文惭幼妇,谬诺志新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