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若季敌访余高安留连累日临行赠之

十年奔走风尘中,学殖不进身愈穷。

梦断江南不得往,坐叹岁月如惊鸿。

君家政当匡庐路,时有僧行附书去。

每念君家草堂好,便欲移家就君住。

当时气象已参差,今日情怀况迟暮。

斯文未丧欲谁托,交游十人九不乐。

百川东下障狂澜,伯兄嶷然如断山。

苍苍在上久无意,空使妙句留人间。

两季只今名籍籍,北方人士所未识。

未歇中原胡马尘,且喜沙头风浪息。

高安相遇一长吟,盛夏苦雨成淫霖。

顾我无能甘畎亩,如君岂合在山林。

豫章老矣栋梁在,莫厌它时斤斧寻。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李文若季敌访余高安留连累日临行赠之》由宋代诗人吕本中创作。诗中描绘了与友人李文若季敌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十年奔走风尘中,学殖不进身愈穷”描绘了主人公长期在外奔波,学问没有进展,生活日益困顿的情景。接着“梦断江南不得往,坐叹岁月如惊鸿”表达了对故乡江南的思念和对时光飞逝的感叹。

“君家政当匡庐路,时有僧行附书去”描述了友人李文若居住在匡庐附近,时常有僧人带信来访的情景。诗人渴望能移居至友人家中,享受宁静的生活。“当时气象已参差,今日情怀况迟暮”则表达了对过去与现在心境变化的感慨。

“斯文未丧欲谁托,交游十人九不乐”反映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忧虑以及对朋友间情感疏远的无奈。“百川东下障狂澜,伯兄嶷然如断山”运用自然景象比喻,表达了对友人品格的赞美。“苍苍在上久无意,空使妙句留人间”则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欣赏,但又感伤其作品可能被遗忘。

最后,“两季只今名籍籍,北方人士所未识”表达了对友人名声尚未广为人知的遗憾。“未歇中原胡马尘,且喜沙头风浪息”暗示了对国家局势的担忧,同时也对暂时的和平感到欣慰。“高安相遇一长吟,盛夏苦雨成淫霖”描绘了与友人在高安相遇的情景,以及随后的长吟和苦雨。“顾我无能甘畎亩,如君岂合在山林”表达了对自身能力的自谦以及对友人生活的向往。“豫章老矣栋梁在,莫厌它时斤斧寻”以豫章(南昌)为喻,表达了对友人作为国家栋梁的期许,同时也暗示了未来可能的合作。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个人命运和时代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收录诗词(1360)

吕本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东莱先生,诗人,词人,道学家.诗属江西派.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等.词不传,今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微词>>,<<全宋词>>据之录词二十七首.诗数量较大,约一千二百七十首

  • 字:居仁
  • 籍贯:寿州
  • 生卒年:1084- 1145

相关古诗词

木芙蓉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著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食笋

穷乡未寂寥,五月富笋茁。

近山新得雨,此物晚亦发。

初看数寸出,意有千尺拔。

长条不成鞭,乃以美见伐。

锦绷罢骈头,玉指已不袜。

坐令藜藿口,如受滫瀡滑。

连年江海病,未免鱼蟹罚。

甘津到齿颊,恐此或未察。

居闲快一饱,我已久断杀。

更莫厌比邻,时时听羹戛。

形式: 古风

白须

不作韩城住,虚为河朔行。

白须镊更出,知为阿谁生。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宿刘固寺佛殿下即刘伶坟也

刘伶坟上土,佛殿古崔嵬。

坐久野僧出,天寒饥雁来。

千年醉里魄,一锸死前灰。

未尽先生意,空留数字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