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九摺湍溪九摺山,玉簪罗带互回环。
若为脱得红尘网,来结疏茆一两间。
诗人以精妙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九摺湍溪九摺山",通过重复"九摺"二字,不仅强调了山川的连绵不断,更形象地描绘出了其蜿蜒曲折之态,如同自然界中的一首永恒的乐章。"玉簪罗带互回环"则展现了一幅精美绝伦的景致,玉簪与罗带在山间溪畔交织出一幅繁复而和谐的图案,显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
接着,"若为脱得红尘网"透露出诗人对于世俗羁绊的一种超然态度。这里的"红尘网"象征着纷扰复杂的人间世界,而诗人却渴望从中解脱出来,寻求一片心灵的净土。
最后,"来结疏茆一两间"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一种向往。"疏茆"形容的是竹林之稀疏,而"一两间"则是指简陋的小屋。在这里,诗人通过这种设定,传递出一种对简单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远离尘世喧嚣、归隐山林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其精致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崇尚,以及对于超脱世俗纷争的渴望。诗中不仅有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更有对心灵境界的深刻探究,体现了诗人高远的意境和深邃的情怀。
不详
浯溪已借元碑显,愚谷还因柳序称。
独有淡岩人未识,故烦山谷到零陵。
惠山泉似雪初消,不数松江第四桥。
解挹清泠洗氛祲,何时再有李文饶。
无心轩冕难招我,到眼云山辄起予。
不必凭栏更清赏,此身元在此山居。
有儿聪慧了群书,底用金门与石渠。
幸甚先生矜小友,一言端以正其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