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车曲

杉槠作筒檀作轴,乌鸦衔尾声历鹿。

赤露两肘腹无粥,踏车辛苦歌如哭。

前年井底泉脉枯,去年瓯窭长茭芦。

旱年掘窝转水入,潦年筑堤翻水出。

水入水出车欲裂,农夫那不筋骨折!

无奈今年又苦旱,塘水少于衣上汗。

往年车完人尽力,今年车破人无食。

人无食,不足恤,努力踏车声太息。

伍伯催租秋赋迫,连年未报灾伤册。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踏车曲》描绘了清代农民在干旱与洪水交替的恶劣年景中,为了生存而进行艰苦劳作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民们在自然环境的残酷考验下,所展现出的坚韧与无奈。

诗中的“杉槠作筒檀作轴”,形象地描绘了农民们利用身边的木材制作踏车的部件,体现了他们利用自然资源的智慧。“乌鸦衔尾声历鹿”则通过乌鸦的叫声,营造了一种荒凉、艰难的氛围。接着,“赤露两肘腹无粥,踏车辛苦歌如哭”,生动地刻画了农民在烈日下辛勤劳作的艰辛,他们的生活困苦,却只能以歌声来表达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前年井底泉脉枯,去年瓯窭长茭芦”,描述了前一年干旱导致水源枯竭,后一年洪水泛滥,农作物生长的场景,反映了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接下来的“旱年掘窝转水入,潦年筑堤翻水出”,展现了农民们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智慧与勇气,他们通过挖掘水道和筑堤防洪,试图与自然抗争。

“水入水出车欲裂,农夫那不筋骨折!”一句,形象地表现了踏车劳作的艰辛,即使车轮即将断裂,农夫们也毫不退缩,体现了他们的坚韧不拔。然而,“无奈今年又苦旱,塘水少于衣上汗”,揭示了连续的自然灾害给农民带来的绝望感。

最后,“往年车完人尽力,今年车破人无食。人无食,不足恤,努力踏车声太息”,表达了农民们在连续的自然灾害面前,不仅身体力尽,甚至面临食物短缺的困境,他们的努力与牺牲令人感慨。而“伍伯催租秋赋迫,连年未报灾伤册”,则揭示了社会制度下的压力,农民不仅要面对自然的挑战,还要承受官府的赋税压力,处境更加艰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深刻反映了清代农民在自然灾害与社会压力双重夹击下的生存状态,展现了他们坚韧不屈的精神面貌,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与农民生活的艰辛。

收录诗词(13)

赵俞(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射虎行

居人传言郭有虎,白昼咆哮出林莽。

将军猬毛须倒竖,遣使发卒悉所部。

白羽长箭大黄弩,皮作车茵肉治脯。

虎见千人若无睹,千人惊顾色如土。

箭未脱弦弩折弣,虎起攫人如捕鼠,突出围场公然去。

当今四海乐升平,军士逍遥无什伍。

将军锦裘玉带醉氍毹,胡为轻捋虎须撄虎怒?

从今军府耀威武,只射兔獐莫射虎。

形式: 古风

侣台弟以悼妻哭子诗索和,憔悴婉笃,情有不能已者,余欲发乎情而裁之以义也,辄有是作

至痛君难割,前型我所师。

延陵于礼合,奉倩太情痴。

尚有君亲重,休为儿女悲。

节哀宜引义,不敢再题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和查夏仲敝裘诗

无复如膏耀日辉,关河难御雪霜威。

配宜东郭先生履,暖胜西华公子衣。

紽緎犹馀清节在,蒙戎转觉旅情非。

只应五月能忘暑,披上江乡旧钓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岳忠武祠

桧树枝生宋祚微,将军那许总戎机。

出师累捷身应死,与敌同仇事已非。

脱帻收时光焰动,属镂赐后怒涛飞。

孤忠愿抱千秋恨,不共蕲王早见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