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微妙情感。首句“得气春虫篆壁游”,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如何激发了小虫在墙壁上自由游走的活力,暗示着自然界的复苏与生命的跃动。次句“感时黄鸟说新愁”,则通过黄鸟的啼鸣,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内心的新愁,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相融合。
后两句“我将定性书当枕,飞过杨花不下楼”,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选择以书籍作为陪伴入眠的伴侣,暗示他通过阅读来寻求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同时,“飞过杨花不下楼”这一细节,既形象地描绘了杨花随风飘舞的轻盈姿态,也象征着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世界的自由与宁静。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象的欣赏与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理学家张琦(君玉)对于自然与人性之间和谐关系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