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孟冬阴气交,两河正屯兵。
烟尘相驰突,烽火日夜惊。
太行险阻高,挽粟输连营。
奈何操弧者,不使枭巢倾。
犹闻汉北儿,怙乱谋纵横。
擅摇干戈柄,呼叫豺狼声。
白日临尔躯,胡为丧丹诚。
岂无感激士,以致天下平。
登高望寒原,黄云郁峥嵘。
坐驰悲风莫,叹息空沾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争与动荡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战争氛围的描述,抒发了对国家安危的担忧和对英雄豪杰的怀念。孟郊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将战乱中的悲壮与个人的情感融为一体,表现了诗人深沉的忧虑。
首句“孟冬阴气交,两河正屯兵”设置了整首诗的基调。孟冬,即农历十一月,北方天气寒冷,战争的氛围已经笼罩在这个季节之中,而“两河”则暗示着战事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区——黄河与淮河之间。
接下来的几句:“烟尘相驰突,烽火日夜惊。太行险阻高,挽粟输连营。”描绘了战争的紧张气氛和军队布防的情景。这里的“烟尘”、“烽火”都是战争的象征,而“太行”指的是太行山脉,“挽粟输连营”则表明战事的规模之大。
诗人随后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奈何操弧者,不使枭巢倾。”这里的“操弧者”可能是指那些手握兵权却不能有效抵御外敌的人物,而“枭巢倾”则是一种比喻,意味着防线即将崩溃。
紧接着,诗人又提到:“犹闻汉北儿,怙乱谋纵横。”这里的“汉北儿”可能是指那些在战乱中失去家园的人们,而“怙乱谋纵横”则表明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参与战争甚至是策划战争。
随后几句:“擅摇干戈柄,呼叫豺狼声。白日临尔躯,胡为丧丹诚。”描绘了战场上的残酷景象。“擅摇干戈柄”指的是挥舞兵器的声音,而“呼叫豺狼声”则让人联想到野兽的嚎叫,这些都是战争氛围下的恐怖写照。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英雄豪杰的怀念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最终,诗人以“岂无感激士,以致天下平”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即希望有英雄豪杰站出来结束战乱,带来天下的太平。结尾两句:“登高望寒原,黄云郁峥嵘。坐驰悲风莫,叹息空沾缨。”则是诗人在高处眺望广阔的荒原,对着黄色的云海感慨万千,内心充满了对往昔英雄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秋气悲万物,惊风振长道。
登高有所思,寒雨伤百草。
平生有亲爱,零落不相保。
五情今已伤,安得自能老。
晨登洛阳坂,目极天茫茫。
群物归大化,六龙颓西荒。
豺狼日已多,草木日已霜。
饥年无遗粟,众鸟去空场。
路傍谁家子,白首离故乡。
含酸望松柏,仰面诉穹苍。
去去勿复道,苦饥形貌伤。
徘徊不能寐,耿耿含酸辛。
中夜登高楼,忆我旧星辰。
四时互迁移,万物何时春。
唯忆首阳路,永谢当时人。
长安佳丽地,宫月生蛾眉。
阴气凝万里,坐看芳草衰。
玉堂有玄鸟,亦以从此辞。
伤哉志士叹,故国多迟迟。
深宫岂无乐,扰扰复何为。
朝见名与利,莫还生是非。
姜牙佐周武,世业永巍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