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题绍公寂照轩

幽轩名寂照,四海坐中閒。

景物有迁色,主人无异颜。

野泉澄槛外,香蔼起檐间。

凉夜谁相问,寥寥月满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静谧的书房名为寂照,四海之内仿佛都闲适其中。
景色随季节变换,主人却始终面带平静笑容。
野外泉水在栏杆外清澈见底,香气从屋檐间升起。
在这清凉的夜晚,又有谁能来询问?只有那明亮的月光洒满山头。

注释

幽轩:静谧的书房。
寂照:寂静而明亮的照耀。
四海:全世界。
坐中閒:身处其中感到悠闲。
迁色:季节变化的色彩。
主人:书房主人。
异颜:不同的脸色,此处指主人不变的平静。
野泉:野外的泉水。
澄槛外:在栏杆之外。
香蔼:香气弥漫。
凉夜:清凉的夜晚。
相问:询问。
寥寥:冷清、稀疏。
月满山:月光洒满山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真净所作的《留题绍公寂照轩》,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幽轩名寂照"开篇点出轩名,暗示了其清幽宁静的氛围。"四海坐中閒"则进一步强调了此处的超然与闲适,仿佛置身于世界的边缘,心境悠然。"景物有迁色",诗人以自然景色的变化,反映出时光的流转,而"主人无异颜"则表达了主人(绍公)心境的平和,无论外界如何变迁,他的面容始终如一。

"野泉澄槛外"描绘了室外的自然景观,泉水清澈,静照槛边,增添了禅意。"香蔼起檐间"则通过缭绕的香气,暗示了室内的清雅与禅修的气息。最后,"凉夜谁相问,寥寥月满山"以深夜的寂静和满山的月光,烘托出一种孤独而深远的意境,仿佛在询问这世间谁能理解这份寂照的深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写心,寓禅意于山水之间,展现了绍公寂照轩的宁静与禅宗修行者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5)

释真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无为居士

世俗事无尽,养高心自閒。

蔬园通绿野,林坞带青山。

丹灶忘添火,云庵懒著关。

别应修省术,七十见朱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颂尘尘三昧

钵里饭,桶里水,别宝昆崙坐潭底。

一尘尘上走须弥,明眼波斯笑弹指。

笑弹指,珊瑚枝上清风起。

形式: 偈颂

听讲圆觉经有省作颂

一颗明珠,在我这里。拨著动著,放光动地。

形式: 偈颂 押[寘]韵

拨尘见佛,佛亦是尘。问了答了,直下翻身。

形式: 偈颂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