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八首(其一)

万里长风落树柯,乾坤今日未投戈。

空闻海国标铜柱,转见河湟起白波。

是处清霜埋战骨,几人明月听渔歌。

天涯憔悴三湘客,独抱遗骚怨薜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明代尹耕的《秋兴八首(其一)》描绘了一幅壮阔而沉郁的边塞景象。首句“万里长风落树柯”展现了广阔的天地间,劲风吹过,连树木都似乎被吹落了枝叶,营造出一种苍茫辽远的氛围。诗人感叹“乾坤今日未投戈”,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然而现实却是“空闻海国标铜柱”,暗示远方仍有征战的痕迹,铜柱可能象征着边疆的界标。

接下来,“转见河湟起白波”描绘了河湟地区或许发生了战事,河水翻腾,波涛汹涌,显示出局势的动荡不安。“是处清霜埋战骨”进一步渲染战争的残酷,战死者的遗骸被寒霜覆盖,令人触目惊心。诗人笔下,夜晚的“明月听渔歌”与白天的战乱形成鲜明对比,渔歌的宁静更显出战争带来的凄凉。

最后两句“天涯憔悴三湘客,独抱遗骚怨薜萝”以个人的漂泊和失意收束全诗,诗人自比为“三湘客”,形容自己身处天涯海角,身心疲惫,只能怀抱屈原的《离骚》,在草木中寻求慰藉,表达了深深的哀怨和无奈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边塞景象和历史典故,寓言式的表达方式,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收录诗词(63)

尹耕(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嘉靖十一年进士。性嗜酒,好谈兵。授知州,免官家居。痛恨边臣玩忽,武备废弛,作《塞语》十一篇,申明边防虏势之要害。严嵩见而才之。起知州,数月中迁兵部员外郎,出为河间知府,大修武备。旋擢河南兵备佥事,被劾下狱,戍辽左。有《朔野集》

  • 字:子莘
  • 籍贯:明蔚州卫
  • 生卒年:1513—?

相关古诗词

秋兴八首(其二)

铜龙春辟晓光寒,金水桥横白玉栏。

见说汉皇求大药,故邀王母到长安。

黄金夜献文成灶,青鸟朝翔太乙坛。

不是岁星陪帝辇,蟠根谁奉殿中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秋兴八首(其三)

蓟门千里接云中,虏骑清宵警报同。

合阵几窥青海月,鸣鞭争下黑山风。

残冬战士衣仍薄,荒岁孤城廪欲空。

南国十年输挽尽,防秋诸将慢论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秋兴八首(其四)

十万鸣弦报吉囊,野心狼子是花当。

连姻故自轻中国,分道频看入汉疆。

推毂丈人空肉食,操戈遗孽尚萧墙。

不应千羽修文日,岁岁三关有战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秋兴八首(其五)

万山环合蔚州城,紫塞连云朔气清。

禾黍岁时供上谷,烽烟日夜接神京。

九宫迤逦通军壁,高垒崔嵬列虏营。

稍喜摧锋章节能,帅将俘获谢苍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