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尹耕的《秋兴八首(其一)》描绘了一幅壮阔而沉郁的边塞景象。首句“万里长风落树柯”展现了广阔的天地间,劲风吹过,连树木都似乎被吹落了枝叶,营造出一种苍茫辽远的氛围。诗人感叹“乾坤今日未投戈”,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然而现实却是“空闻海国标铜柱”,暗示远方仍有征战的痕迹,铜柱可能象征着边疆的界标。
接下来,“转见河湟起白波”描绘了河湟地区或许发生了战事,河水翻腾,波涛汹涌,显示出局势的动荡不安。“是处清霜埋战骨”进一步渲染战争的残酷,战死者的遗骸被寒霜覆盖,令人触目惊心。诗人笔下,夜晚的“明月听渔歌”与白天的战乱形成鲜明对比,渔歌的宁静更显出战争带来的凄凉。
最后两句“天涯憔悴三湘客,独抱遗骚怨薜萝”以个人的漂泊和失意收束全诗,诗人自比为“三湘客”,形容自己身处天涯海角,身心疲惫,只能怀抱屈原的《离骚》,在草木中寻求慰藉,表达了深深的哀怨和无奈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边塞景象和历史典故,寓言式的表达方式,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个人命运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