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赵云溪

今日若耶溪,不见采莲女。

但见荡舟人,独坐孤篷底。

放歌趁长风,馀音逐流水。

一曲歌未终,白日落西海。

红颜不再妍,青春岂长在。

莲花空自开,溪声终不改。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江南水乡画面。诗人朱谏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若耶溪畔的自然景色与人物活动,同时融入了对时光流逝、青春易逝的感慨。

首句“今日若耶溪,不见采莲女。”以“今日”二字点明时间,与过去的景象形成对比,暗示了某种变化或失落。接着,“但见荡舟人,独坐孤篷底。”描绘了当前溪边的场景,荡舟之人独自一人,坐在简陋的篷下,营造出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氛围。

“放歌趁长风,馀音逐流水。”这两句写出了荡舟人的行为——放声歌唱,歌声随着长风飘散,又随流水远去,充满了自由与洒脱的气息。然而,“一曲歌未终,白日落西海。”表明歌声虽美,却无法挽留时间的流逝,太阳最终还是落向了西海,象征着美好时光的短暂。

最后,“红颜不再妍,青春岂长在。”诗人由眼前的景象联想到人生的无常,感叹红颜易老,青春不再,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易逝的深刻思考。“莲花空自开,溪声终不改。”莲花开放是自然界的常态,溪水潺潺则是永恒不变的声音,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无情与自然的恒定,寓含了对生命意义的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54)

朱谏(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汉世有道士将贝多子种于嵩山一岁三花色白而香盖仙种也

外域贝多子,一年三度花。

花开如白雪,皎皎当仙家。

鹤背致嘉种,麻姑分露华。

托根嵩山下,匝地生金沙。

我欲居少室,操瓢饮流霞。

三十六峰前,来往随云车。

醉卧三花下,与世隔喧哗。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秋水鸂鶒图

古石斑斑簇纹藓,树叶苍苍著秋浅。

鸂鶒沈浮水气凉,桂花散落天香远。

年华易谢秋易残,伤心不独凋朱颜。

宋玉如今巳尘土,空有辞赋留人间。

秋鸟向人鸣,秋花促人老。

商声下林端,金风剪芳草。

杜陵诗兴知若何,愁绪如丝乱怀抱。

形式: 古风

赠黄万峰

大山若游龙,蜿蜒直落苍海中。

小山若奔马,迟回蹴踏青云下。

会稽分支到天姥,雁宕盘根接玄圃。

丹丘仙人居紫嵓,玉液金砂映窗户。

淡淡松竹阴,日与红尘远。

悠悠杖屦间,安知有轩冕。

柴门不听车马声,春风满地黄莺鸣。

门前芳草倚天碧,酒壶自对南山倾。

形式: 古风

桑下雉鸡图

华虫刷羽骄春阳,雄飞呼雌下山梁。

灌木丛花动颜色,锦云烂漫呈天章。

朝飞不见牧犊子,援琴谁复谐宫商。

何似中牟得春暖,驯行啄食依柔桑。

高墉一射呈馀巧,繁弱漫誇弓力强。

雉子斑传画工笔,番思往事皆尘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