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丁陪祀

吾道贯古今,素王屼宫殿。

千秋报功德,不逐世代变。

刘汉过鲁祠,李唐进南面。

尊崇至皇明,八佾太牢荐。

方兹仲秋晨,辟雍事将献。

大臣奉朝命,对越俪如见。

庭阶佩玉和,廊庑沈檀遍。

鲰生缀班行,朝衣肃頍弁。

英灵俯仰间,心诚自兢战。

默惟圣明时,不许他道煽。

斯文日月光,所以政治善。

圣子复神孙,绳绳合师宪。

治洽永雍熙,刍荛罄真愿。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秋丁陪祀》由明代诗人苏葵所作,描绘了秋季祭祀的宏大场景与庄严气氛。诗中以“吾道贯古今,素王屼宫殿”开篇,点明祭祀活动的历史悠久与神圣性,暗示祭祀对象的崇高地位。接着,“千秋报功德,不逐世代变”强调了祭祀活动对于传承美德、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不受时间变迁的影响。

“刘汉过鲁祠,李唐进南面”两句通过历史典故,进一步强化了祭祀活动的深远意义,同时也暗含了对历代帝王推崇礼制的肯定。接下来,“尊崇至皇明,八佾太牢荐”则直接描述了祭祀仪式的隆重与庄重,八佾舞队与太牢祭品的使用,体现了对祖先及神明的尊敬与虔诚。

“方兹仲秋晨,辟雍事将献”点明了祭祀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即在仲秋之晨于辟雍进行。随后,“大臣奉朝命,对越俪如见”描绘了官员们遵照朝廷命令,恭敬地参与祭祀的情景,展现了官僚体系的有序运作。

“庭阶佩玉和,廊庑沈檀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祭祀现场的装饰与氛围,佩玉的和谐与沈檀的香气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肃穆而祥和的环境。最后,“鲰生缀班行,朝衣肃頍弁”则以“鲰生”的自谦,表达了即使是普通百姓也对这一神圣仪式的敬畏之心,他们的朝衣与头饰都体现出对仪式的尊重。

“英灵俯仰间,心诚自兢战”一句,诗人通过个人的感受,表达了在如此庄严场合下内心的震撼与敬畏,以及对自身行为的严格要求。接下来,“默惟圣明时,不许他道煽”强调了在圣明时代,人们应遵循正道,反对邪说,保持思想的纯净与道德的高尚。

“斯文日月光,所以政治善”总结了祭祀活动对于文化传承与社会治理的积极作用,通过祭祀活动,弘扬了文明与道德,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圣子复神孙,绳绳合师宪”则表达了对后世子孙继承先祖遗志、遵循师法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继续发扬光大。

“治洽永雍熙,刍荛罄真愿”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长治久安的美好祝愿,同时认为即使是普通百姓(刍荛)也有着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真诚愿望,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各阶层普遍关注与尊重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古代祭祀活动的壮观场面,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与道德理念,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传统、礼仪以及社会秩序的深刻理解与高度敬仰。

收录诗词(683)

苏葵(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分韵得饮字送王懋伦佥宪还蜀

邂逅长安秋,挥金取市酝。

不烦丝竹声,只作文字饮。

未酣气先豪,剧谈恣齿吻。

指阐河洛幽,挑抉天地隐。

俯仰复何惭,得失付一哂。

白璧原无双,埃尘曷能泯。

昔立苍螭头,操觚近龙衮。

今为乌府豪,铸颜试标准。

简阅在帝心,九迁属明允。

勋名本无涯,麾谢邯郸枕。

形式: 古风

马汝砺府倅入觐乃翁侍读先生以诗示之还治予步韵以赠

纷纷利名场,爱早畏迟暮。

腾踏尽争先,有如舟兢渡。

谁怜三月花,偶值终朝雨。

既不谬书空,岂眩今为注。

笑彼斗筲徒,捧腹作蛙怒。

宾僚谅匪轻,况是纱笼护。

倾阳心愈丹,驰祝万年祚。

卮酒就高堂,斓斑学莱仆。

子年本方青,亲发亦未素。

宴赐承天恩,蓼萧被瀼露。

造化有足徵,否泰自更互。

德星近微垣,祥光在门户。

莫言行路难,暂蹴南还屦。

赵轨称循良,清白天所付。

我非邵尧夫,解究天人数。

以往测未来,报君五云路。

尺蠖屈后伸,物理此其固。

赠言和杨春,窃愧负贩裤。

玉堂有老仙,锦衣绣搏鹭。

示辞差胜韩,摩挲谢庭树。

白璧纵投泥,元不沾滓污。

仰笑千载人,徒誇何物妪。

汪汪千顷波,眼前见风度。

鲤庭浃月谈,义理益厌饫。

内充气尤宏,岂倩外物助。

金玉与土苴,轻重在自悟。

喧阗鼓淫哇,寂寥伤大濩。

世情不足怜,古道请共慕。

恬淡齐王晞,愚直汉长孺。

冷热熟较量,刚柔曷吞吐。

长啸向秋山,烟消却如故。

形式: 古风

题真趣卷

彼美慕陶人,往往犹羹墙。

见山诵陶诗,对菊倾陶觞。

纷纷与时偕,谁能出羲皇。

公方崇大朴,混沌何曾亡。

游神汗漫境,脱屣傀儡场。

寄声谢偃师,巧绝伪自彰。

莫辨仙与人,仙在人中藏。

吾意能契之,吾言不能扬。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李天营侍御有万竹图题曰一道清风为之赋

凛凛张文纪,遗风何岧峣。

接武今有人,青骢振华镳。

白笔生雷霆,魑魅惊潜消。

不见纤尘飞,但觉山岳摇。

顾兹苍玉图,意者同高标。

苍玉有劲节,岁寒终不凋。

长梢拂云汉,短节含箫韶。

郁郁千万竿,四时散清飙。

拱揖谢众卉,安用争春娇。

卜始谅有终,芳声允宣昭。

形式: 古风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