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济桥

驾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蛰背磨空。

坦途箭直千人过,驿使驰驱万国通。

云吐月轮高拱北,雨添春色去朝东。

休誇世俗遗仙迹,自古神丁役此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巨大的石桥如彩虹横跨,仿佛苍龙从冬眠中惊醒,背负着天空
宽阔的道路笔直,千人通行无阻,驿站使者疾驰,连接各国通途
云层中月亮高悬,像拱桥般照耀北方,春雨滋润大地,万物向东生长
不必夸赞这是凡人留下的奇迹,自古以来,神明的工匠就在此劳作

注释

石飞梁:巨大的石桥。
苍龙:形容桥的壮观或比喻为龙。
磨空:形容桥高耸入云。
坦途:宽阔的道路。
箭直:笔直。
驿使:古代传递公文的使者。
月轮:月亮。
拱北:像拱桥一样照耀北方。
雨添春色:春雨增添生机。
仙迹:非凡的遗迹。
神丁:神话中的神明工匠。
役此工:在这里劳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雄伟的桥梁,它跨越了天然的障碍,将两岸紧密相连。"驾石飞梁尽一虹",形象地表达了桥梁的壮观和它跨越深谷如同彩虹般的气势。"苍龙惊蛰背磨空"则是借用了古人对神龙的想象,来比喻这座桥像一条神秘而强大的龙,在空中穿梭自如。

"坦途箭直千人过,驿使驰驱万国通"进一步描绘了桥梁的重要性,它不仅宽阔平坦让行人畅通无阻,而且是联结各地、传递信息的要道。这里的"驿使"特指古代负责传递官方文书的官员,他们的快速奔走象征着信息的迅速流通。

接下来的"云吐月轮高拱北,雨添春色去朝东"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诗人通过云层间露出的明月和春天的细雨,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换,同时也突出了桥梁在不同环境中的静默与坚守。

最后,"休誇世俗遗仙迹,自古神丁役此工"则是诗人对于这座桥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的赞叹。这里的"休誇"意为不必过分夸张,而"遗仙迹"暗示着这座桥可能与古代仙人有关,拥有超凡脱俗的一面。而"自古神丁役此工"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观点,认为建造这样的工程是需要神圣力量的。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超笔法,更通过对桥梁的描写,表达了对于连接世界、传承文化和历史的深刻认识。

收录诗词(1)

杜德源(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铸就揩磨不计工,岂量资质本顽铜。

面前毫发曾无隐,背后看来便不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过董孝君祠

湖环阚麓任清涟,古庙尘埋自汉传。

剑吐寒芒愤已雪,碑刊轶事墨犹鲜。

芳名百世留青史,至行千年启后贤。

爵禄可辞甘海曲,富春耕钓与骈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摸鱼儿.湖上

放扁舟、万山环处,平铺碧浪千顷。

仙人怜我征尘久,借与梦游清枕。风乍静。

望两岸群峰,倒浸玻璃影。楼台相映。

更日薄烟轻,荷花似醉,飞鸟堕寒镜。

中都内,罗绮千街万井。天教此地幽胜。

仇池仙伯今何在,堤柳几眠还醒。君试问。

□此意、只今更有何人领。功名未竟。

待学取鸱夷,仍携西子,来动五湖兴。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蓦山溪.春

春风如客,可是繁华主。

红紫未全开,早绿遍、江南千树。

一番新火,多少倦游人,纤腰柳,不知愁,犹作风前舞。

小阑干外,两两幽禽语。

问我不归家,有佳人、天寒日暮。

老来心事,唯只有春知,江头路,带春来,更带春归去。

形式: 词牌: 蓦山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