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诗人赴任千里,乘坐画船行经楞伽峡的景象。首句“之官千里画船开”,以“之官”点明诗人公务出行,以“千里”形容行程遥远,以“画船”渲染出旅途的华美与雅致。次句“峡水滨滨绿似苔”,通过“绿似苔”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峡水的碧绿清澈,仿佛是自然界的翡翠。
接着,“两岸断纹栖石壁,数联瀑布泻瑶堆”两句,进一步展现了楞伽峡的壮丽景色。断纹石壁与瀑布的结合,构成了一幅动态与静态相融合的画面,瀑布如同瑶池中的琼浆,倾泻而下,增添了峡谷的生机与活力。
“山花有意供迎送,沙鸟无心任去来”则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山花似乎有意欢迎诗人的到来,沙鸟则自由自在地飞翔,不为外物所拘束,展现出大自然的和谐与自由。
最后,“愧我十年廊庙上,不知清梦几番回”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过往岁月的感慨与反思。在忙碌的官场生涯中度过了十年,却未能时常回到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梦想之中,流露出一丝淡淡的遗憾与自省。
整首诗通过对楞伽峡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微妙表达,展现了明末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