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一首

谢馆王亭安在哉,荒村亦自有池台。

苦嫌野蔓萦纡竹,甚爱残花点缀苔。

老送病来推不得,欢随春去挽难回。

未应寂寞无心赏,墙下葵榴次第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谢馆王亭都消失在何处,荒凉的村庄也有自己的亭台。
厌倦了野草藤蔓缠绕着竹子,却十分喜爱残败花朵点缀着青苔。
年老的身体被疾病驱赶,无法抗拒,快乐随着春天离去,难以挽留。
即使心中无暇欣赏,墙下的向日葵和石榴也按顺序开放。

注释

谢馆:指代过去的馆舍或住所。
王亭:古代贵族或官员的亭台。
荒村:荒废的村庄。
池台:池塘和亭台,古代园林景观。
野蔓:野生的蔓藤。
萦纡:弯曲环绕。
竹:竹子。
残花:凋零的花朵。
老送病来:年老体衰,疾病缠身。
推不得:无法抗拒。
欢随春去:快乐随着春天的离去。
挽难回:难以挽留住。
寂寞:孤独寂寞。
心赏:内心的感受和欣赏。
葵榴:向日葵和石榴。
次第:依次,按顺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诗人在谢馆王亭安享受着自然之美。开篇即以“安在哉”表达了对此地平和氛围的赞美。接着,“荒村亦自有池台”表现出即便是在偏远的村庄,也有其独特的景致可观。

“苦嫌野蔓萦纡竹,甚爱残花点缀苔”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界细微之美的欣赏。尽管一些植物可能看似杂乱无章,但那些在春天末尾还坚持绽放的“残花”,以及点缀在苔藓上的细小花朵,都让诗人感到欣喜。

接下来的两句,“老送病来推不得,欢随春去挽难回”则流露出一丝哀伤之情。岁月匆匆,青春易逝,即便是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也往往力不从心。诗人可能在感慨于年华老去,健康每况愈下,而欢乐的春天却又迅速离去,不可挽回。

最后,“未应寂寞无心赏,墙下葵榴次第开”两句中,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尽管周围环境可能让人感到孤寂,但诗人却没有因此而产生失望之情,而是欣赏着那些不知名的小花小草,它们自在地生长,甚至墙下的葵榴也一一绽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以及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平淡生活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漫兴

保社有幽子,户庭无杂宾。

若非负苓者,即是耦耕人。

筇稳慵呼马,蔬甘胜擘麟。

箧中诗又满,谁谓此翁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漫兴一首

经行中野多新冢,检点高阳少酒徒。

纵不能陪雍畤礼,尚堪添入洛英图。

爱东皋子生沉醉,慕北山公死谥愚。

赖有小诗自陶写,何须著论学王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漫兴一首

生在重华内禅前,红颜倏忽变霜颠。

吾虽后辈识前辈,彼以小年疑大年。

殇子几曾知寿夭,死人安可语神仙。

何须求入耆英社,作老农夫也自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漫兴二首(其二)

送老虚无寂寞滨,圣朝乃复记遗民。

□摛温洛荥河笔,藻饰寒灰槁木身。

虽拜老龙呼学士,肯教夜鹤怨山人。

它时题向征西墓,道是先皇献纳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