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尊师画三茅观梅藤为图号曰二老走笔赋之

三茅观头老梅树,梅边更有长藤古。

谁持此画江西来,大瀛海中吕道士。

藤枯一似蛟龙县,梅瘦饱受冰霜缠。

柯支不逐浮世换,根柢直与扶桑连。

传闻茅盈亲手植,坐使草木皆成仙。

宋朝渡江一百年,世人不到吴山巅。

岂知二物阅兴废,及见渤澥成桑田。

战争揖让等黄土,展卷血泪何涟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景象,以元末明初诗人危素的视角,赞美了吕道士所绘的《三茅观梅藤图》。诗中的老梅树和长藤古藤,象征着岁月的沧桑和坚韧的生命力。画面仿佛是从江西传来,展示出吕道士高超的艺术才华。梅树经受冰雪考验,藤干如蛟龙般挺立,显示出不随世俗变迁的执着。

诗人提到茅盈亲手种植,暗示这株梅树有着神奇的仙气。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宋朝已过百年,世人不再登临吴山之巅欣赏此景。画面见证了历史的兴衰变迁,沧海桑田的变化,令人感慨。最后,诗人借战争与和平的更迭,表达了对画卷中历史痕迹的深沉思考,以及对世事无常的哀叹,泪水涟涟,情感深沉。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寓言般的叙述,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与自然的敬畏之情。

收录诗词(99)

危素(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朱奚假赴乡试

孟秋西风起,驾言飏孤舟。

羲娥无停驭,行客讵能留。

将子饮尊酒,执手山之幽。

英英白云飞,靡靡江水流。

望望西山陲,道路日已脩。

道路日已脩,我怀日悠悠。

解帆官步门,振策滕王楼。

县知多士中,慷慨陈嘉谋。

怀忠许报国,况乃素行修。

勉哉励贞操,无为漫离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崇山游

祈仙古观摩空青,手持铁杖山中行。

浮丘真人不可见,窈窈万谷酣秋声。

扪萝直登六七里,下頫世间真井底。

雷霆震动猎云硠,奕奕灵光夜深起。

尊师有道虎狼驯,瑶草满地山如春。

仙公不归鹤自语,老木夹路龙生鳞。

邓卿顾我三叹息,沧海蟠桃几时得。

千年虎魄尚可餐,会见红颜生羽?。

形式: 古风

儿秀才古剑歌

纽邻元师征蜀川,数里杀尽无人烟。

天开地辟建大国,尚有兵器沉江边。

故人西来得班剑,感古凄凉泪如线。

土花蚀尽青燐殷,光采迸云垂白练。

大船载之瞿塘归,湍涛震棹鞭冯夷。

渎鬼缩头形支离,突蛟斩颈血淋漓。

江东豪士何年得,四坐诸公变神色。

电光㸌㸌迅雷飞,杀气冥冥两仪黑。

欃枪不动邦国宁,天王垂拱黄河清。

豪曹虽利竟何用,徒见青天白日风火生。

形式: 古风

赠查泰宇之闽清主簿任

皓日照白马,查公往南荒。

南荒二千里,马瘦道路长。

官役相程期,车载十日粮。

路经龙虎山,且住深净堂。

诸公设高会,四座排金觞。

繁弦间豪管,侍女清歌扬。

问君行藏计,陈义富且详。

为言十四五,博学交老苍。

少壮志浩荡,仗剑游四方。

不意晚得仕,鬓发飞秋霜。

教授古吉州,讲论明三纲。

读律始亲民,竟过炎海旁。

出为县主簿,又恐案牍忙。

庐阜青遥遥,彭蠡深泱泱。

岂无田园居,亦可归耕桑。

不敢慕高尚,匪图承宠光。

恭惟古君子,气貌何端庄。

昔在习凿齿,今之汉仇香。

方当盛平世,帝圣辅弼良。

四裔息征战,畎亩无旱蝗。

凡居郡邑职,敬戒垂永臧。

上当宣德化,下欲赤子康。

公行勿迟留,鸾凤终高翔。

山云白浩浩,海月秋茫茫。

寄书问骨肉,毋使失相望。

鄙夫江海客,年小血气狂。

把酒执衣袂,赠之紫游缰。

人生贵交谊,自此毋相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