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香远逾清,卷帘静对消残暑。

何须解语,绝胜凌波侣。潋滟芳塘,赚出沙头女。

斜阳暮。一声柔橹,翡翠惊飞去。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鉴赏

这首《点绛唇》由清代诗人廖云锦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夏日傍晚的宁静画面。

首句“香远逾清,卷帘静对消残暑”,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远处飘来的香气,不仅超越了空气中的清新,更让人心旷神怡,仿佛能洗净心中的烦忧。诗人通过“卷帘”这一动作,将读者引入一个静谧的空间,与外界的燥热形成鲜明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

接着,“何须解语,绝胜凌波侣”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宁静之美。这里的“解语”指的是理解、沟通,而“凌波侣”则可能指水中的仙子或美丽的女子。诗人认为,无需言语就能感受到的这份宁静,比任何语言所能表达的都更加美妙。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心灵深处那份纯粹宁静的向往和追求。

“潋滟芳塘,赚出沙头女”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碧波荡漾的池塘中,一位女子从沙洲上走出,她的到来仿佛是池塘中的涟漪,给整个场景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这里运用了“赚”字,形象地表现了女子的出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暗示了她带来的某种特别的意义或情感波动。

最后,“斜阳暮。一声柔橹,翡翠惊飞去。”夕阳西下,天色渐暗,此时传来一阵柔和的摇橹声,打破了宁静的氛围。这声音虽轻柔,却足以引起周围生物的注意,尤其是那些翠绿的鸟儿,它们被这声音惊扰,纷纷展翅高飞。这一幕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寓意着生活的美好与短暂,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宁静与美好。

整体而言,《点绛唇》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夏日傍晚的宁静之美,以及对生活、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5)

廖云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惜秋华.见《绝妙近词》

砌曲红疏,自华年梦断,芳魂愁楚。

绡帐睡残,休问卷帘人妒。

多情剩有啼螀,伴夜月、瑶阶凄语。

妆成,怨秋心寂悄,嫣红无主。幽思定谁诉。

记玉人倦饰,镜鬟妍谱。瘦影数枝低约,露丛烟缕。

墙阴背立无言,莫误认、烧灯前度。何处。

有寒闺、彩幡低护。

形式: 词牌: 惜秋华

疏影

珠帘半揭,有暖风小漾,吹起双蝶。

绣槛妆成,偷写眉山,镜里一痕愁碧。

浓春满压阑干角,漫罥柳、晴丝飘直。

想映花避月,回廊几处,悄垂裙褶。长是欢游未已。

玉人正倦舞,鬓亸钗侧。

别院池台,绿遍空波,约略惊鸿无迹。

夕阳不语香桃瘦,又却误、重来寻觅。

有隔墙、送过秋千,低问佩环消息。

形式: 词牌: 疏影

探访信

旧游处。有蕙扇萦花,榴裙浣雨。

自片帆人远,芳情向谁诉。

江南何限消魂事,怕读伤春赋。

倦东风、燕筑香巢,柳低眉妩。春色又如许。

看金谷裁歌,琼楼试舞。碧草钿车,犹认去时路。

重来泪浥红绡透,揽佩人非故。

渺离情、叶落黄鹂对语。

形式:

齐天乐.见《词综补》

十年鸿雪邗江住,相逢选楼楼下。

小字珠含,芳姿玉映,佳婿乘龙来迓。青琴调寡。

是韦贯红妆,擘弦能亚。

咏絮吟成,韵流松石古池榭。

乡关旋警燕幕,小村同避地,睽隔茅舍。

静树乌啼,寒潮鲤讯,难慰椒窗晨夜。鸾笙去也。

叹一霎罡风,顿蔫桃帕。漫展瑶编,麝丸和泪写。

形式: 词牌: 齐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