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张百熙联

曾谥文正,左谥文襄,文达继前休,公为荆湘光国牒;

旧学宗工,新学领袖,学纲推究竟,我从庠校哭先生。

形式: 对联

鉴赏

此挽联以沉痛之情感,悼念张百熙先生,其文笔深沉,寓意深远。上联“曾谥文正,左谥文襄,文达继前休,公为荆湘光国牒”中,“文正”、“文襄”、“文达”皆为赞誉之词,分别指文德高尚、功勋卓著与文才出众,连用三“文”字,凸显了张百熙先生在文学与政绩上的卓越成就。特别是“公为荆湘光国牒”,意指张先生在荆湘地区留下了光辉的印记,对国家贡献巨大。

下联“旧学宗工,新学领袖,学纲推究竟,我从庠校哭先生”则进一步赞扬了张百熙在学术领域的贡献。其中“旧学宗工”表明他精通传统学问,“新学领袖”则显示他在新知识领域引领潮流,“学纲推究竟”表达了他对学术体系的深入探索与完善。最后“我从庠校哭先生”一句,既表达了对张百熙去世的哀悼之情,也暗含了对其教育事业的深切怀念,以及对失去这样一位杰出教育家的惋惜。

整体而言,此挽联不仅高度评价了张百熙先生在文学、政治和学术上的成就,还深情地表达了对其逝世的哀痛与怀念,展现了对逝者的崇高敬意和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12)

潘江(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贺张百熙60寿联

誉满西清,声翔东观;望高北斗,颂上南山。

形式: 对联

挽曾国荃联

荡皖潴江,乾坤重奠;祠吴社晋,功德不祧。

形式: 对联

英济庙联

白马溯光仪,彩仗霓旌,尚振英风昭肸蚃;

黄麋谈故事,仁浆义粟,长传闿泽济嗷鸿。

形式: 对联

挽张百熙联

犹顾亭林于辇毂有私祠,学别官师同俎豆;

继李合肥以铜范为遗像,功标文武各峥嵘。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