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同邑长高昌公北上

天朝一四海,荒徼犹近邻。

维同去万里,监邑余有臣。

猗欤高昌公,三年此为春。

弦歌响千室,井里安四民。

一邑之风化,岂不关厥身。

讲学必四代,游心在成均。

遇士或俊秀,揖让同荐绅。

时闻有折狱,语及六经醇。

往者食险徒,舟车断通津。

自公一为政,幡然变顽嚚。

即此见治效,豚鱼孚有仁。

报政及兹日,星言驾駪駪。

卧辙似无路,颂声起连旬。

曰公寔王佐,民社暂以亲。

故家重华阀,清选皆天伦。

行应昭代须,大惠周下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廖大圭所作的《送同邑长高昌公北上》,表达了对高昌公治理地方的赞美和对其离任的挽留之情。首句“天朝一四海,荒徼犹近邻”描绘了国家疆域辽阔,即使是偏远之地也与朝廷相邻,显示出对高昌公管辖区域的关注。接着,“维同去万里,监邑余有臣”表达了对高昌公三年任期中显著政绩的肯定,以及他对百姓生活的改善。

“弦歌响千室,井里安四民”通过音乐和安宁的生活场景,展现高昌公的教化之功,使得社会风气良好,人民安居乐业。“一邑之风化,岂不关厥身”强调了地方官对于风俗教化的直接影响。高昌公注重教育,倡导学术,选拔人才,且公正断案,深受经书教义的影响。

“往者食险徒,舟车断通津”回顾过去艰难时期,而今“自公一为政,幡然变顽嚚”,高昌公的到来带来了显著的变化。他的仁政使豚鱼(比喻百姓)都感到恩惠。“报政及兹日,星言驾駪駪”描述了高昌公即将离任,民众热烈的赞誉之声持续不断。

最后,诗中称高昌公为“王佐”,表示他是国家栋梁,他的离去使民众感到亲近度降低,但他的家族背景显赫,清廉的选拔标准如同天伦之乐。诗人期待他能在新的时代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惠及大众。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充分赞扬了高昌公的政绩和人格魅力。

收录诗词(250)

廖大圭(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大圭,姓廖氏。得法于妙恩,博极群书。尝曰:不读东鲁论,不知西来意。为文简严古雅,诗尤有风致。自号「梦观道人」,著《梦观集》及《紫云开士传》,晋江有金钗山,其《募修石塔疏》云:「山势抱金钗,耸一柱擎天之雄观;地灵侔玉几,睹六龙回日之高标。」一时传诵。同时有守仁,字一初,富阳人。亦号梦观,有《梦观集》六卷。洪武间,徵授右善世,诗见《列朝诗集》中,而曹能始《石仓诗选》合为一人,误也

  • 字:恒白
  • 籍贯:泉州晋江

相关古诗词

题脱将军明宽堂

一堂有向隅,宾客颜如灰。

所以为天下,勿俾异乐哀。

不有明与宽,安得众所谐。

明则见人瘼,宽则可远怀。

八弦亦云广,何物非春台。

脱侯寔知国,匪直捍城材。

爱国如爱家,矢石冒不回。

身居万夫上,甘苦下与偕。

时因凯归暇,白日东第开。

中堂燕朋酒,髦俊千里来。

海邦一静治,折冲在尊罍。

拥旄寄方面,馀地或恢恢。

维侯翊王室,将星炯三台。

具瞻方自兹,曷不崇勋阶。

形式: 古风

僧兵叹

饥民聚为盗,邻警来我疆。

有兵既四出,头会家人良。

趣赴义军选,万室日夜忙。

吏言僧寔多,亦可就戎行。

牧守为所误,驱僧若驱羊。

持兵衣短裌,一时俱反常。

伊余生不辰,逢此祇涕滂。

慈悲以为教,王臣所金汤。

复之勿徭赋,甲令明有章。

胡为不尔念,而此出仓皇。

军旅托未学,佳兵云不祥。

永言愧二子,归哉慎行藏。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哀惠廓上人

丧乱孰为之,哀哉自苍旻。

苍旻覆下土,胡乃不我仁。

此邦失绥驭,干戈起齐民。

一州环七邑,何人匪王臣。

官军久不出,所至多陷沦。

之子在溪上,奔窜如惊麇。

负母入岩谷,承颜无贱贫。

辛苦复来归,亦曰问严亲。

流离不忘孝,如此端可人。

老姑实父党,赴救宁无因。

奈何婴奇祸,清血遂洒尘。

虎口谅不免,龙渊宜自珍。

物情固多变,前知讵能神。

悲风东南来,死生苦难真。

欲哭殊不敢,涉岁今已旬。

因人一问故,始识遘此屯。

衔冤即长夜,万古嗟无晨。

松柏信为材,刀锯终与邻。

茨棘一无用,成荫弥冬春。

为子独永叹,荣枯竟谁陈。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哀阮信道诗并序

少微星堕南天寒,先生何之魂魄单。

平生穷涂已屡哭,身后浅土谁当看。

青天梦梦诉无处,人间颠倒施冠屦。

彫虫场屋亦偶然,屠龙海国还归去。

斯人己远令人思,向来相识惊暮迟。

取泉雨后茗同煮,对竹云深诗旋为。

百年未半成朝露,地下秪今能怨慕。

孤儿拜客不胜衣,老母啼看呕心句。

眼前寂莫安足论,贞曜名香看刻文。

仁人义士万金产,得不为尔摧心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