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湛乎性源,游乎度门。动静出碍,方圆不痕。
寒木得春晚,雪窗亡夜昏。
通塞也虚离实坎,变化也连乾断坤。
六和合而无功兮脱略三千之界,万差别而有据兮齐承一点之恩。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正觉所作,名为《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的第四百零七首。诗人以禅宗的视角来描绘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通过"湛乎性源,游乎度门"表达对宇宙本性的领悟,暗示了禅修者的心灵超越了形骸与知识的束缚。"动静出碍,方圆不痕"进一步阐述了禅的无碍自在,即无论静动皆无阻碍,事物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
"寒木得春晚,雪窗亡夜昏",以自然景象象征心境的清明,即使寒冬的树木也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夜晚的窗户在雪光中失去了黑夜的昏暗。接下来的诗句"通塞也虚离实坎,变化也连乾断坤",揭示了禅的空灵与变化,超越了对立与统一的观念,将天地万物视为一个整体。
最后两句"六和合而无功兮脱略三千之界,万差别而有据兮齐承一点之恩",表达了禅的无为而治,万物和谐统一,尽管千差万别,但都源于同一源头的恩赐。整首诗充满了禅宗的哲理和意境,体现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不详
默而耀,虚而照。借用不悭,合体无兆。
石牛卧而青山寒,木马嘶而明月晓。
有底般人,相逢恰好。
颠毛之丝,眼角之黐。是身颓老,与世支离。
枯禅心了了,空劫鼻垂垂。晓寒霜结,山川薄霁。
夜月行河汉,迟借伴还来。
机用妙不销,弹指知音知。
山带雪而岁寒,水含月而夜阑。
对机转物,影草探竿。游刃之牛解,烂柯之局残。
西风雨敛烟云净,北斗脚垂河汉乾。
鉴之现像,谷之藏神。六门随万汇,三昧入诸尘。
月通犀角晕,华到蜜房春。
历历之机果明了,更嫌何处不相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