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书绝句(其三)

雄才或避古人锋,真脉相传便继踪。

太仆文章宗伯字,正如得髓自南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鉴赏

此诗《论书绝句(其三)》由清代诗人姚鼐所作,虽未直接提及“原文如下”或“全诗如下”,但通过鉴赏,我们可以理解其内涵与艺术价值。

姚鼐在诗中探讨了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创新。首句“雄才或避古人锋”,以“雄才”比喻具有卓越才华的书法家,暗示他们可能会因为对前人作品的敬畏而有所保留,不敢轻易超越。然而,“真脉相传便继踪”则表明真正的艺术传承并非拘泥于模仿,而是要找到自己的道路,继承并发展前人的精髓。

接着,“太仆文章宗伯字”,这里“太仆”和“宗伯”都是古代官职的名称,此处借指书法艺术的宗师。姚鼐在此强调,真正的书法大师不仅在技艺上有所建树,更在于能够把握书法艺术的核心精神,即“得髓自南宗”。这里的“髓”比喻书法艺术的精髓,“南宗”可能是指书法艺术中的某一派别或风格,强调了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要有自己的理解和创新。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隐喻,表达了对书法艺术传承与创新的深刻思考。姚鼐认为,真正的艺术创作既要尊重传统,又要勇于探索和创新,这样才能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进,留下属于自己的独特印记。

收录诗词(741)

姚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 字:姬传
  • 籍贯:安徽桐城
  • 生卒年:nài)(1731~1815

相关古诗词

论书绝句(其四)

论书莫取形模似,教外传方作祖师。

老去差当扪鼻孔,世南臂痛废书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论书绝句(其五)

本是嵚奇可笑人,衰羸今况发如银。

姜芽敛处成何状,正得严家饿隶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哭孔撝约三十二韵

孔梦兴畴昔,斯文失在玆。

世从乖大义,家尚诵闻诗。

旧德诚遥矣,通家愿附之。

壁中书若授,坐上客何辞。

往岁南宫直,东征使节持。

鹿鸣君始赋,骏骨窃先知。

庾信升朝岁,扬雄好赋时。

翰林真不忝,家法亦胡亏。

文富韩陵石,书摹邹峄碑。

谈经工折角,好学复深思。

海宇承无事,宫庭大有为。

九流雠秘省,三俊接彤墀。

博诵先王语,当求孔氏师。

二刘今几见,后郑独勤仪。

老氏藏书室,儒林习礼帷。

庙堂君竟返,延阁士奚资。

道德惭途说,文章劣管窥。

燕居频接膝,狂论每无疑。

处处同杯酒,殷殷爱履綦。

逮闻辞禁闼,先已病茅茨。

岱岳分天峻,江流控地卑。

龟阴人去少,舒口雁来迟。

鵩鸟妖斜日,龙蛇在岁支。

风流前日会,天意百年期。

橘幼灵均颂,兰摧长史悲。

岂教为异物,真见瘗琼枝。

铭鼎几先德,沾袍辨异辞。

书成宁饼肆,身泯罢饘斯。

适就潜夫论,希闻智者规。

九原终不达,一卷更投谁。

髟鬓秋增白,双髦昔对垂。

止馀名篆在,启箧涕交颐。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寄释诵苕

瓶钵相逢慧业兼,碧云诗法授江淹。

离居一夕身衰白,禅悦多时味属恹。

陶令社容耽枕曲,周生室久谢无盐。

却思半日山光寺,共听风铃语塔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