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州甘露寺弹筝

多景楼上弹神曲,欲断哀弦再三促。

江妃出听雾雨愁,白浪翻空动浮玉。

唤取吾家双凤槽,遣作三峡孤猿号。

与君合奏芳春调,啄木飞来霜树杪。

形式: 古风

翻译

在多景楼上弹奏神奇的乐曲,想要停止悲伤的琴弦却再三拨动。
江上的仙女倾听这雾雨中的哀愁,白色的波浪翻滚如同触动了天空中的玉器。
呼唤我家那对珍贵的凤槽,让它模仿三峡中孤独的猿猴叫声。
让我们一起演奏春天的旋律,连啄木鸟也飞来,在霜覆盖的树梢上共鸣。

注释

多景楼:古代楼阁名,可能有美景或观景之意。
哀弦:悲伤的琴弦,形容音乐情感悲凉。
江妃:传说中的水神或仙女。
浮玉:形容波光粼粼的水面,如玉般晶莹。
双凤槽:珍贵的乐器,可能指凤鸣琴。
三峡:古代中国长江上的三个重要地段。
孤猿号:形容凄凉的猿啼声。
芳春调:春天的优美旋律。
啄木:鸟名,此处可能象征音乐的节奏。
霜树杪:霜覆盖的树梢,暗示季节和环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展现了诗人在多景楼上弹奏古筝的情景。"欲断哀弦再三促"表达了诗人在演奏中对音乐情感的深沉投入和挣扎。"江妃出听雾雨愁"则是借用了传说中的江妃来形容自然界对音乐的回应,既有美妙的意境,也透露出一丝哀愁。

"白浪翻空动浮玉"通过水波与月光相互辉映的情景,增添了一种超凡脱俗之感。接下来的"唤取吾家双凤槽"和"遣作三峡孤猿号"则是诗人对音乐的个人情怀以及将自己的情绪寄托于自然山川之间。

最后两句"与君合奏芳春调,啄木飞来霜树杪"描写了诗人与朋友共同演奏春天的乐曲,以及鸟儿在冬日凛冽的树上鸣叫的情景,表达了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感慨。整首诗通过音乐、自然和个人情怀的交织,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艺术情感。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平山堂次王居卿祠部韵

高会日陪山简醉,狂言屡发次公醒。

酒如人面天然白,山向吾曹分外青。

江上飞云来北固,槛前修竹忆南屏。

六朝兴废馀丘垄,空使奸雄笑宁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次韵陈海州书怀

郁郁苍梧海上山,蓬莱方丈有无间。

旧闻草木皆仙药,欲弃妻孥守市阛。

雅志未成空自叹,故人相对若为颜。

酒醒却忆儿童事,长恨双凫去莫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次韵陈海州乘槎亭

人事无涯生有涯,逝将归钓汉江槎。

乘桴我欲从安石,遁世谁能识子嗟。

日上红波浮翠巘,潮来白浪卷青沙。

清谈美景双奇绝,不觉归鞍带月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次韵孙职方苍梧山

苍梧奇事岂虚传,荒怪还须问子年。

远托鳌头转沧海,来依鹏背负青天。

或云灵境归贤者,又恐神功亦偶然。

闻道新春恣游览,羡君平地作飞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