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江云春重雨垂垂,索寞情怀送客归。
不愤东风促行棹,羡他双燕逆风飞。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于吴江道中的场景,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自然景象交织,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
首句“江云春重雨垂垂”,描绘了一幅春雨绵绵、云雾缭绕的江南水乡图景。春雨如丝,细密而连绵,与江面上的云雾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氛围。这不仅为送别的场景提供了背景,也暗示了离愁别绪的弥漫。
次句“索寞情怀送客归”,直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伤。在这样的景色中,送别友人的行动显得格外沉重,情感的索寞与外界的凄美景象相呼应,加深了离别的哀愁。
第三句“不愤东风促行棹”,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春风催动着船桨,加快了离别的步伐,诗人内心涌起一股无法抑制的愤怒与无奈,对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不可逆转感到不满。
最后一句“羡他双燕逆风飞”,通过对比,诗人流露出对自由与坚韧的向往。双燕逆风飞翔,象征着自由与勇敢,与诗人此刻的处境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以及对当前困境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送别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自由与坚韧精神的向往,具有深刻的情感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不详
曾祖父由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集》
我为名驱苦俗尘,师知法喜自怡神。
未知欢戚两忘者,始是人间出世人。
全吴气象豪,诗思合翘翘。
风雅久零落,江山应寂寥。
会将趋古淡,先可去浮嚣。
好约长吟处,霜天看怒潮。
势压苍崖险可惊,攀云半日到轩楹。
旁观竹树回环翠,下视湖山表里清。
惭觉愁随烟霭散,只疑身有羽翰生。
他年君挂朱轓后,蜡屐邛枝伴此行。
谁凿幽轩刮眼清,湖中嘉处更禅扃。
龙听夜讲寒生席,鸥伴晨斋暖戏庭。
水月澄明应作观,云山浓淡自开屏。
我公亦为留奇句,此地人间合有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