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山行

过懒倦宦游,归来且多务。

命驾偶山行,始洽泉石趣。

入涧穷窈窕,陟峰出云雾。

细雨洒春寒,轻风飘日暮。

俄为桑门访,忽值友生顾。

蔬酌供野兴,晤言写情素。

高原恣遐眺,幽径暂閒步。

眷此永日欢,信彼颓龄度。

城市苦氛嚣,谁能舍之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春日山行》描绘了作者在春天里的一次山间漫步,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行过程中的各种景象和情感变化。

首句“过懒倦宦游”,点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渴望摆脱繁忙的政务,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接着,“归来且多务”则暗示了作者在归隐之后仍需处理一些事务,但这些事务似乎并未影响他享受山间的乐趣。

“命驾偶山行,始洽泉石趣。”表明作者偶然决定驾车前往山中,开始体验与泉水、岩石相融的乐趣。接下来的几句“入涧穷窈窕,陟峰出云雾”,生动描绘了山行途中穿越幽深山谷、攀登高耸山峰的情景,以及沿途所见的云雾缭绕的景象,充满了自然之美。

“细雨洒春寒,轻风飘日暮。”描述了春日山行时的天气状况,细雨轻拂,带来一丝凉意,而轻风则随着日暮的临近而飘荡,营造了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俄为桑门访,忽值友生顾。”转而写作者在山行途中遇到了僧侣和朋友,这不仅丰富了山行的经历,也增添了人文色彩。与朋友的相聚,使得这次山行更加充满意义。

“蔬酌供野兴,晤言写情素。”描述了与朋友相聚时的场景,以简单的蔬菜酒水满足了野性的乐趣,通过交谈抒发了内心的情感,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好。

“高原恣遐眺,幽径暂閒步。”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在高处远眺的自由与在幽静小径上悠闲行走的惬意,表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眷此永日欢,信彼颓龄度。”表达了作者对这一天快乐时光的留恋,以及对年华老去的坦然接受,体现了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

最后,“城市苦氛嚣,谁能舍之去。”呼应开头,再次强调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表达了宁愿远离尘嚣,追求自然与内心的宁静的愿望。

整体而言,《春日山行》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在山间漫步时的所见、所感、所思,以及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

汪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辛酉秋日游茅山

海内真灵居,茅山踞如虎。

旧传三弟兄,各作一峰主。

仙人长往来,华阳称洞府。

百里借游遨,信宿乐兹土。

是时秋正清,诸峰可历数。

高观揭天中,时有白鹤舞。

地肺岂虚名,真诰传自古。

何当骑茅龙,岂复恋圭组。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言志

通籍三十年,息肩犹未得。

静中自寻思,永夜劳转侧。

来日苦无多,胡不惜筋力。

富贵如浮云,百岁犹顷刻。

世途多险巇,反覆无终极。

何不早挂冠,戚友相亲㥾。

西熟课儿孙,东皋艺黍稷。

早毕公家赋,早完私家责。

浊醪聊适口,粗粝堪供食。

八口可无饥,四邻好为德。

时而曳杖游,时而曲肱息。一事不萦怀,两耳常?塞。

用以怡吾神,徜徉华胥国。

形式: 古风

增城流杯石

增江有怪石,形容类虎丘。

亦可坐千人,而多岩厓幽。

曲涧自天成,或云鬼斧修。

仰承千丈泉,惊湍变安流。

土人不好事,经年罕来游。

我行及暮春,风日妍且柔。

结伴得数子,大半高阳俦。

脱舄坐曲涧,杯盂任所投。

欲去忽复往,将沈还能浮。

徘徊若就人,想为知己留。

观者尽拍手,我意徒夷犹。

叹息下山去,空坡驱羊牛。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登虎丘寺阁

兹山宝荟蔚,能使流目迷。

高阁出树巅,连峰亘其西。

平生山中客,今来始攀跻。

浮图势更高,登之惮层梯。

聊此窗间眺,已觉飞鸟低。

平畴带曲水,遥见来时蹊。

高下各有适,物理将无齐。

形式: 古风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