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彦肃二首(其一)

山亭浊酒思雀煦,天渴无人献露瓢。

偶见癯僧采方竹,雪溪扶过木长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禅意的画面。首句“山亭浊酒思雀煦”,以“山亭”为背景,通过“浊酒”和“雀煦”(温暖的阳光)营造出一种闲适自在的氛围,仿佛诗人独自在山中亭中,享受着自然的馈赠,心中充满宁静与满足。

接着,“天渴无人献露瓢”,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孤独,仿佛连天空都感到干渴,却无人能为其解渴,这种孤独感与前一句的闲适形成对比,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偶见癯僧采方竹”,笔锋一转,引入一位“癯僧”(瘦和尚),他正在采摘方形的竹子。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也暗示了佛教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以及对简单生活的追求。

最后,“雪溪扶过木长桥”,描绘了僧人穿过一座木桥的情景,桥下是潺潺的雪溪水。这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隐含了僧人修行之路的艰难与坚定,同时也象征着心灵的净化之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及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禅宗思想的体悟。

收录诗词(39)

彭炳(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怀彦肃二首(其二)

三年不见琼花树,修竹长松独倚楼。

一片白云东海上,又随春雨过扬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寄兼善

月在天游恰半痕,手?河汉上金盆。

如今洗得都明彻,照见南山万树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月明归路

常时花柳暗春风,红袖钩心咽小钟。

昨夜珠帘罢歌舞,月明归路马如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长笛

长笛呜呜杨柳枝,捲帘清夜酒醒时。

光风亭外春无影,明月中天水满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