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梦阳的《芳树二首》其二,以赋的形式表达了对富贵生活的反思和对自然朴素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比,揭示了物质财富与精神满足的相对性。
"猗,君子,道为贵",开篇强调道德的重要性,暗示了诗人对于高尚品格的追求。接着,"贪夫所钦,驷马高盖"描绘了世人对权势和物质享受的羡慕,但诗人认为"东家虽椎牛,不如西家齑",即简单的粗食胜过豪华的盛宴,暗示了富贵并非幸福的唯一标准。
"虽有文马千驷,不如西山啜薇"进一步深化这种观点,即使拥有众多骏马,也不及在山野间品味薇草的清贫生活。诗人发出疑问:"猗嗟富贵良何为",表达了对过分追求富贵的质疑。
"瞻彼青青兮陌上林,秾华灼灼兮一何早"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田野景象,然而"凉风有时漂摇来吹汝,坐见凄凄白露满芳草"又暗示了生命的无常和自然的无情,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
最后,诗人"愿采青松寄情亲于远道"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朴素自然生活的深深眷恋,寄托了对亲情的深情厚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李梦阳诗歌中对人生价值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