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李待制寄赠僧人诗歌的回应,其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春游游尽欲寻山”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探索精神,“杖屦岷峨只等闲”则展现了他对名山大川的轻松态度,仿佛是日常的一部分。
“但放高怀穷物外,不知清誉满人间”两句,既表达了诗人追求超脱世俗、寄情于自然的心境,也暗示了李待制的名声和声誉在世间广泛传播。接下来的“经年绿野常沉醉,几日香峰暂往还”,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沉迷与短暂的归隐生活,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深陶醉和对短暂逃离尘世的渴望。
最后,“自笑尘辕盘未得,逍遥无路一追攀”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完全摆脱尘世束缚的自嘲,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束缚的无奈与自省,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