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七十六首(其六十五)

有拄杖与拄杖,击木无声。

无拄杖夺拄杖,敲空作响。

还见芭蕉和尚么,莫妄想。

形式: 偈颂

翻译

有人手持拐杖,轻敲却无声。
无人抢走那拐杖,空响回荡在空气中。
你还见到那位芭蕉和尚吗,别再胡思乱想了。

注释

拄杖:拐杖,通常用于行走时支撑身体。
击木:敲打木头,这里指轻敲拐杖。
无声:没有发出声音。
夺:抢夺,这里指有人试图拿走拐杖。
敲空:空响,形容没有实物碰撞的声音。
芭蕉和尚:可能是指一个僧人,以芭蕉为象征或名字。
妄想:不切实际的想法,这里可能暗示不要有过多幻想。

鉴赏

这首宋朝时期的禅宗偈颂,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禅意。"有拄杖与拄杖,击木无声",描绘了两个禅杖相碰,没有发出声响,暗示了禅者的内在平静和默契。"无拄杖夺拄杖,敲空作响",则象征着去除执着,当放下外物时,心灵反而能触动虚空,产生深远的回响。最后两句"还见芭蕉和尚么,莫妄想",以芭蕉比喻瞬息万变的世间,提醒人们不要被表象所迷惑,要保持清醒的觉知,勿起妄念。整体上,这首诗寓言禅修的境界和修行者的心境,富有哲理性和禅趣。

收录诗词(115)

释子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七十六首(其六十四)

春已过半,百花竞芳。有些佛法,如何商量。

千言万语无人会,又逐流莺过短墙。

形式: 偈颂 押[阳]韵

偈颂七十六首(其六十)

菊花黄,茱萸香。时节既至,其理自彰。

形式: 偈颂 押[阳]韵

偈颂七十六首(其五十八)

九十长期,三分过二。觉海浪平,铁船无底。

寒山子水牯牛作么生,切不得道大家在这里。

形式: 偈颂

偈颂七十六首(其五十七)

现成公案,了无迁变。入得门来,一见便见。

左顾则狮子嚬呻,右盼则象王回转。

灵山一会俨然存,捏聚春风成一片。

形式: 偈颂 押[霰]韵